返回

第一百三十六章 眼色行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百三十六章 眼色行事 (第1/3页)

    两人只当唐奇不好意思,倒是都闭了嘴。

    万余人的大军从长安行至上谷郡,其中大半还都是步卒,即便有驰道相接,长途跋涉也要半月左右。

    为了不耽误时间,李光采取了唐奇的建议,派部下快马加鞭,同时将蹄铁的图纸和样品送往长安和上谷。

    三人则按照原定计划,先去拜访赵王刘彭祖。

    要说这位赵王,那也是西汉诸侯史上闪闪发光的一枚奇葩。

    当时为了诸侯国不完全独立于中央,各国的国相都是由中央朝廷直接指派,属于两千石的官员。

    国相除了辅助国王治理封地外,还负有监督诸侯王行为举止的责任。

    比如淮南王刘安心有反意,就是他的国相及时报告给朝廷,朝廷才会对淮南国的情况了如指掌。

    所以对诸侯王们来说,国相比起能够器重的大臣,更像是必须要防备的监视者。

    怎么与之相处,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之一!

    对付中央派来的国相,不同的诸侯王有各自不同的方法。

    最好的情况莫过“君臣相知”,国王没有野心,但对治下百姓很有责任感,在国相的辅助下将封国治理得有声有色,百姓安居乐业。

    但这毕竟只是少数,并且要是干得太好的话,还很容易引起中央朝廷的注意。

    天子对兄弟们多少宽容点,对派出去的大臣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朕派你过去,是替朝廷看着点朕的兄弟叔伯,免得他们动什么歪心思。

    结果你居然真把诸侯王当成君主,尽心竭力辅佐他,助他们富国强兵,是想干什么?

    还有没有点政治觉悟?

    这疙瘩一起来,那些勤勤恳恳又和诸侯王君臣相知的国相,往往会面临不那么好的处境。

    能力差点不足以引发忌惮的,这辈子恐怕也就只能做个国相,再也无法回到中央施展抱负。

    要是偏偏能力挺不错,真帮助诸侯王把封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上下一体,那恐怕就危险了!

    所以,不管是出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