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附议 (第2/3页)
连三公之一,副丞相的御史台主官都开始撇开关系,更加没人会替梁纶说话了。
而丞相公孙弘,依旧站在百官之首的位置,和对面的卫青一起装木头。
梁纶的脸上,更是失去了最后一丝血色。
“拖下去。”
刘彻冷漠的摆手。
立刻就有虎视眈眈的郎官进来,拉住梁纶的双臂将其拽出去。
梁纶恍然醒悟,惨叫着道:“陛下,冤枉啊!”
“陛下您误会臣了,臣冤枉啊!”
可喊了半天,也没喊出些实际内容,翻来覆去就是“冤枉”和“血口喷人”。
想来也是,他要真敢说出点什么,再牵连到其他的人,估计就不会是拖出去这么简单了。
“封住他的嘴!”
刘彻失望的命令,本以为能从梁纶口中知道点什么。
现在看起来,这些当官的嘴都挺严。
梁纶被拖走了,参与谏言的其他大臣还在。
众人站在中间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不该继续下去。
皇帝这样的表现,是不是在暗示安定候背后有天子撑腰,所以才横行无忌?
一时间,众人都有了退意。
合伙经商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如果皇帝打定主意不追究,他们就算说出花儿来也起不到效果。
至于勾连武将……
这种莫须有一样的罪名,君王相信你,就算勾结了也没事;君王不信你,坐下来吃顿饭都能扣上帽子。
大汉朝中央文武就这么多,互相之间姻亲师生关系错综复杂,谁和谁是彻底能分得开的?
就算丞相公孙弘,和大将军卫青之间势同水火。
但要是深究起来的话,卫青和卫子夫两人的长姐卫儒的丈夫轻车将军公孙贺,和公孙弘之间,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亲戚关系呢!
参这种罪名,其实也就是试探试探唐奇在陛下心目中的地位而已。
然而却不是所有人,都想得通这个道理。
比如说同为御史中丞的范枸,就迫不及待的要为同僚出头了。
这位四五十岁的老头子胡子一吹,怒气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