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禾忽的诡计 (第2/3页)
有的地方会有水洼,千军万马过河会不会有危险很难讲。两岸很少有陡峭的地方,利于驻军放牧。
程越率军到达岸边的时候,隐约可以看到对面有人在活动。如同阿术预计的一样,三大汗国不敢随便渡河,又想取胜,首鼠两端。
程越扎下营盘。立即派人探查敌情和河面的情况。冰封的河面哪里可以过河,哪里土地松软都要一一确定。
很快得到探马回报,河对面不到五里远的地方,察合台汗都哇和贵由汗之孙禾忽率军六万余,与程越的八万六千大军隔河对峙。
程越哑然失笑,一笑对手太瞧不起自己。二笑禾忽还是如历史上一样叛乱了,这样也好,省得自己还要去找他。
廉希宪不禁笑道:“恭喜大帅,三大汗国居然胆敢轻视大帅,大帅此战已胜券在握。”
程越想了想,摇头道:“虽说对面的兵力不多,但都哇和禾忽都很善战,不可轻忽。”
众将道:“是。”
脱脱木儿站出来道:“大帅,我愿率三千人马为大帅先行探营。”
程越沉吟片刻,道:“也好,战事不利就不要纠缠,乌马尔,你带两千人接应他。”两将领命出发。
蒙古骑兵与别人交战,除非无可避免,不会与对手硬碰硬,而是会大范围地不断穿插,随时出现在战场的任何位置,抽冷子就把一支支箭准确地射向敌人,让所有与他们对战的人无所适从。可以说,蒙古人是战场游击战的鼻祖。
不过,两队蒙古人对战时另当别论,毕竟彼此间太熟悉,使那些招数一点用都没有,还不如真刀真枪地战上一回。
脱脱木儿领兵三千,乌马尔领兵两千,从右军大营中出发后一起找到地方渡河。
未等他们渡完河,对面的岸边不远处已是旌旗招展,重兵云集。
禾忽在旌旗下看着渡河的脱脱木儿和赛音谔德齐又惊又喜,惊的是这两人都是名将,怎么会到了程越的手下?喜的是他与脱脱木儿是老相识,想法也相近,而且他是这次三大汗国计策达成的关键人物之一,只要说服了他,不愁大事不成。于是急忙挥手制止了手下要进攻的请求,先放他们过来。
脱脱木儿见禾忽没有进攻,放心大胆地过了河。乌马尔留在岸边押阵,脱脱木儿带三千人直接面对禾忽的大军。
脱脱木儿远远看到禾忽,笑着单骑拍马向两军中间走。禾忽一见,也孤身一人上前与他相见。
两人很快碰上马头,脱脱木儿笑道:“禾忽,你什么时候跟着海都干了?忽必烈这次可是来者不善哪。”
禾忽听脱脱木儿没说“大汗”,而是说的“忽必烈”,微微一笑,道:“海都汗是窝阔台汗的子孙,你忘了先祖成吉思汗亲口许下的诺言了么?再者说来,就算海都汗不当这个劳什子大汗,当初忽里台大会推举的大汗可是阿里不哥汗,阿里不哥汗虽然被忽必烈毒死,可是他的长子药木忽儿和小儿子明里帖木儿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