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蒙古人的恩怨 (第2/3页)
程越道:“刚才张弘范对我说,大汗要北征,两位大人知道了么?”
廉希宪点头道:“张大人已先到我们这里说过,不知左丞大人知不知道,火州去年被都哇围困了六个月。河西叛军猖獗,朝廷当时与大宋激战正酣,无力救援。等到与左丞大人达成合议后,才从南下的军中抽调别乞列迷失和李恒等人解了河西之围。可是。叛王变本加厉,趁着大汗元气大伤,一群蒙古叛王沆瀣一气,在西面和北面不断兴风作浪,那些曾被大汗饶恕的阿里不哥昔日下属也蠢蠢欲动,大汗不能等他们全部发动。这才要北征。”
阿里不哥是拖雷的第七子,元宪宗蒙哥及元世祖忽必烈之弟。
蒙哥在位时,阿里不哥驻守在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素来反对忽必烈的汉化举措。1259年8月11日蒙哥去世。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精兵拥立下于中原开平自立为大汗;四月,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蒙古贵族推举为大蒙古国大汗。双方遂展开激烈内战,历时四年之久。
1264年,忽必烈占领哈剌和林后再次发兵进攻,大败阿里不哥军于昔木土脑儿。1264年8月21日阿里不哥力竭投降,忽必烈把他幽禁,两年后将他毒杀。
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夺汗位时,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都支持阿里不哥,唯有伊尔汗国支持忽必烈。阿里不哥失败后,各大汗国纷纷独立,拒不遵从忽必烈的旨意。
当初,阿里不哥的后代和支持阿里不哥的诸王、属下也随阿里不哥一起投降,大部分归于忽必烈第四子那木罕和第八子阔阔出手下。阿里不哥死后,死讯很快传到这些人耳中,忽必烈说的是阿里不哥病逝,他们哪里肯信,加之忽必烈重用汉臣,使他们日益不满。
紧接着,忽必烈连年向南宋和日本用兵,对北方和西方的控制渐趋薄弱,这些人以昔里吉为首,日益骄横,多次斩杀朝廷使臣,忽必烈无暇西顾,只以安抚应对,更使得他们野心膨胀。
按照原本的历史,安童应该被派到那木罕的守地阿力麻里,先是突袭贵由之子禾忽,禾忽随即叛乱。再因分配给养不均,惹得脱脱木儿叛逃。昔里吉奉那木罕之命追击脱脱木儿,反被脱脱木儿说服一起叛乱,回军扣押那木罕、阔阔出和牙忽都等诸王,元朝西北边疆为之风云变色,历经数年的混战由此开始。
但是,因为程越的横空出现,导致安童并没有去阿力麻里,西北部的局势虽不平稳,但昔里吉等人公开的变乱还没开始。这也正是程越有信心说北征只需几个月就可以结束的原因。
既然西部变乱没有开始,忽必烈为何还要西征呢?原因就在于海都。
海都是窝阔台汗之孙,合失之子,后来于1268年建窝阔台汗国。
成吉思汗生前曾经说过,只要窝阔台有一个吃奶的后代,都比其他人优先继承蒙古的汗位,但贵由汗死后,蒙古诸王在忽里台大会上违背了成吉思汗说过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