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千零八十章 群臣的反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千零八十章 群臣的反抗 (第2/3页)

的重臣,岂是区区一个忽都鲁坚迷失就可以驱策的?实在是意料之中的事。

    完泽见众臣都不买忽都鲁坚迷失的账,也是无可奈何,但此时却要她拿个主意。完泽想了一想,道:“就依杨相公,请诸卿公推六名重臣,三人轮值,每两天一换,如何?”

    忽都鲁坚迷失急得刚要开口阻止,张钰马上抢先一步,朗声道:“臣举荐文相公、高院长和谢尚书。三位大人都是王爷的心腹重臣,素来清正廉明,刚正不阿,正是最好的人选。”

    张钰推荐的三位,谁也说不出反对的意见来。文天祥按照程越的计划,是迟早拜相的重臣,程党之首,最有资格。高斯得掌管律法,执法如山,世所称颂,自然也应在其中。而谢枋得主持苏州大考,声望日隆,天下学子自是没有异议。三人的高风亮节,也是有口皆碑,张钰在仓促之间,考虑得仍然极为周详。

    群臣立即大表赞同,刘岊趁热打铁,接着道:“臣另举荐张贵、张孝忠、昂吉尔三位王爷的心腹武将入府值守,以备王爷垂询。”

    群臣忽地一怔,什么?要派武将入值?这可与宫里的规矩不一样啊!但转念一想,此举大妙!

    王爷以武立身,文武并重,入值的重臣当中,怎可缺了武将?再者说来,王爷身边尽是蒙古贵族,城外还有蒙古大军,若是让他们控制了王府,那还了得?有这三名大将坐镇的话,蒙古人想以武力威慑值守的大臣,就难以得逞了,倒是好事一桩。三人中还有一名为归降的蒙古大将,一来显得大宋心胸宽广,二来也让蒙古人说不出什么,更没法以歧视蒙古人为由挑拨军中的蒙古和其他各族士兵,刘岊端的好计策!

    群臣想到这里,都在心中大赞刘岊老辣,一群大臣又是当即支持。

    完泽想不出可以挑剔的地方,于是道:“既然众卿都以为妥当,就依众卿,辛苦六位卿家轮值了。至于六位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