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章 巧遇(三) (第2/3页)
夫来寻他,十分高兴,留他住了下来一起攻读。后来得知程越要举行第一次科举,四人大喜,皆有意报效,遂先考过抚州,再去建昌,最后到了苏州,住在寺庙之中参加大考,放榜时一并考中。
程钜夫因叔父投降蒙古,心中不安,担心被拒录,于是在考试时以号为名,险些让程越错过这位后来的名臣。
吴澄、黄西卿与郑松三人因战乱都很贫困,唯独程钜夫薄有资财,于是他主动负担了四人的生计。四人皆中,程钜夫大喜,想买一个漆碗写上四人的名字以资纪念,不料竟在这里遇上大都督,还挺身而出,为大都督的妾室仗义执言,未来的仕途岂非大好?
程越听程钜夫讲完,得知另外三人也跟着一起来了苏州,喜出望外。虽然他们三人没有在前一百位的名单里,但他们的才学都是有的。尤其是吴澄,是可与程钜夫并称的大才,只不过太过专心于经典,大概也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没有考得太好。
程越笑道:“你们四人,都是我要找的人才,日后一定要加倍努力,我会记得你们。”
程钜夫满心欢喜,向程越深深一揖,不想打扰程越,正要转身离开,程越挑出四个漆碗递到他面前,道:“这四个碗送给你们,当是我的一点心意。另外你要带我的一句话给其他三人——实务远比经典重要,要做好官,就不要每日沉溺于考据解释,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典籍再精通,无法运用到实处,终究不过一团废纸,且记。”
程钜夫顿悟,接过程越手中的碗,深施一礼道:“是,多谢大都督指教。”
程越微微一笑,道:“去吧。”
程钜夫连连施礼,告辞而去。
真金望着程钜夫远去的背影,笑道:“此人倒是有趣。”
程越笑道:“程钜夫素有才干,他到苏州来应试,大合我的心意。”
真金道:“听你的意思,其他三人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