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 零售业要立足本土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一章 零售业要立足本土化! (第2/3页)

连锁帝国,情况就要倒过来了,因为连锁零售商掌握了卖方市场,民众是去他们那里买东西的,所以生产厂商不得不因此而低头。

    周兴盛想着以后他涉足的行业越来越多,生产的产品也越来越多的时候,如果没能掌握卖方市场,不就意味着要被那些连锁零售商剥削?

    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肯接受的,所以转念一想,自己旗下非常有必要有这么一个零售连锁商业公司。

    周兴盛没有真正经历过,所以经营问题上就不得不慎重了。

    将大卖场开遍内地各大一线城市,这是肯定以及必须的。只是想到有个前车之鉴的“亚细亚”在那里,周兴盛就很有顾虑了。

    89年创始的亚细亚都成为了先烈,他86年让大卖场进入内地,一个不好就会不了后尘,也成为了先烈。

    所以最后和梁香凝一起讨论之后,决定先按兵不动,等到89年再进入内地市场也不急,先开发香港市场,或许再开发台、湾、日本以及其它经济比较好的亚洲各国。等稳固了大后方,再进入内地,以做万全之策。

    而且,开发香港、台、湾、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市场,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了,等稳固了这些后方,内地的市场也刚刚好处于萌芽阶段,时机上来说正好合适。

    “各个国家的市场情况不同,各个地区的市场情况也不相同,开大卖场,最忌讳的就是一个模式,无论在哪个国家或是地区,都是同一个模式,这怎么行?就拿汽车来说吧,美国人喜欢大汽车,肌肉型的,排气量也要大,但放到我们亚洲,虽然也有人喜欢大汽车,但我想更多的人还是喜欢含蓄型的,漂亮大气之外,含蓄最重要。为什么?文化的差异使然!”讨论中,周兴盛想到了一个问题,打着比方说道。

    这番话,他并不是胡诌的。

    虽然前世的他并没有经营公司的经验,但听得多了,自然也懂得一些。

    在这里,他却是想到了后世许许多多内地之外的大型集团公司进入内地的发展情况,绝大部分都是前期亏损连连,严重的水土不服。

    就他知道的这些公司里面,就有着后世内地著名的零售连锁商业旗舰“大润发”。

    “大润发”的名号,相信后世绝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它是一家台资企业,1997年才进入内地的,时间上来说可以说是很晚了。但是“大润发”却以极快的速度成长了起来,很快超越了诸多前辈们,迅速的攀上了中国零售百货业的冠军宝座!

    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大润发”在内地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刚开始时期。

    当时,大润发内地区ceo黄明段在上、海,也是内地第一家大润发超市考察的时候,发现大润发的生意居然是门可罗雀,反倒是近邻的法国家乐福门庭若市!

    还有,内地东北嘛,天气很冷,在超市里卖羽绒服应该很有赚,这是人人都懂的常识,大润发也是这样认为的,于是就大量的将羽绒服运去了东北。可是其结果,却令大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