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皇家血脉压强权 (第2/3页)
中,暗中注意着帝都的形势。
翊辰虽听了墨凡的话没有当日离开随同流放队伍出帝都,但次日便不见人影,墨天向亦是无可奈何,翊辰的秉性向来是独断独决,唯有大司马的话还震得住他些,如今大司马离了帝都,帝都也再无人可束缚他了。
墨天向心中怅然着进了薛府,直直的朝薛漪澜居的院子里走去,墨凡临走前曾交代他与薛漪澜一同密切监视着陈赦府上的细作。
墨天向进院子之时,正值薛沛与薛漪澜兄妹叙旧畅饮。薛沛起身与墨天向拱手一礼,他已听薛漪澜说了墨凡遭贬一事,心中感慨万分。如今见了墨大司马昔日的随身将领,一腔愤慨之情便悉数倾洒了出来。
他令人添了一副酒盅碗筷,为墨天向斟酒一杯,叹气道:“我薛沛虽年少,未经过多少战事,但亦是跟在墨大司马与向叔身侧长大的。墨大司马在战场浴血杀敌,阮大司徒却在帝都坐享其成;若是他有篡位之心,兆泰王远在河昌,怕是帝都再无人能压制住他了。”
厢房内烛光昏黄,引人生出许多惆怅。墨天向饮下酒盅里的酒,酒水似刀子切断愁肠。他心中的愤懑被只有二十六年岁的薛沛牵扯出,重重叹道:“当今圣上年少且懦弱无能,大权旁落阮太后兄妹手中,墨大司马自胡尔战乱之后,为压制阮家势力,不得不在帝都镇守了近两年之久,没想到却遭了驱逐。墨大小姐尚年幼,墨夫人身体一直不好,如今不知到了何种境遇!”
薛漪澜盯看着面前的酒水,无心饮下,墨大司马遭贬那日,她趁帝都混乱去了陈赦府上,翻看了那两个江湖武士的屋子,却无线索。
待回城门之际,只遇到了下城楼的皇上。她瞧得出来,如往日般瘦弱的皇上心中亦是不好受。此事虽是皇上下得圣旨,但她念及皇上日前奋力救自己一事,心中如何也怨不起来皇上。
她看了墨天向与薛沛一眼,“墨大司马一事,并非我们所能挽回的,且此事怪不得皇上。毕竟是墨大司马违逆圣旨在先,纵使聚集我们武将之兵权请命也是无甚理由。眼下,还是办好墨大司马交代的事罢!”
墨天向虽不满薛漪澜前半话语,却开口应了她最后一句,“若陈赦手下真有大齐内奸,那公子假死一事多半是他们泄露了。待查清此事,我一定要亲手宰了这两个泄密之人!”
薛沛自小受的家训是忠于魏家,如今墨凡遭了此种不公之事,他猜测,墨凡手下将领必有劝墨凡反叛魏家的。虽他信任墨凡人品,但其下忠心将领少不得有代墨凡起事的。薛沛只垂首饮着酒,并不回应墨天向的愤慨。
当薛漪澜把话语转了他处,薛沛不知二人口中所言为何事,薛漪澜便把事情的原委告知了他一番。
那次薛沛亦在战场之上,他思忖了一番,“若真是大齐的武将,我应该认得,待我明天一探,咱们再作商议。”
三人又饮了几杯酒,墨天向便离去回了千金阁。
墨天向走后,只剩了薛家兄妹,薛沛重重的把酒盅放置于桌子上,对薛漪澜厉色道:“你虽是墨大司马带回帝都的,但不可忘了我薛家的祖训!我薛家世代只忠于魏家皇室血脉,不论旁人如何枉议皇上,我们都要誓死效忠皇上!”
薛漪澜起身,对着薛沛拱手道:“妹妹谨记兄长教诲!此生定誓死效忠守卫皇上!”
薛沛闻言,心中放下不少,询问了几句薛漪澜的近况便回到自己的院子里歇息了。
次日,太尉石然奉旨于帝都城外迎接兆泰王进城。骠骑将军李飞于一侧随行,见石然与兆泰王热络,心中愈加愤懑墨凡遭贬一事。
一轮夏影转金光,斜斜照在闻政殿殿庭中的石头瑞兽上。
金辇、凤辇停在丹墀之下,煜煊扶着风姿日胜一日的阮太后步入朝堂,群臣已分列整齐候着,当煜煊及阮太后坐定。
赵忠尖起嗓音,把等候召见的郡王及使臣宣了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