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八章 震惊万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八章 震惊万分 (第3/3页)

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鼎,也曾有过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  大夫用五鼎,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

    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进而成为国家传国宝器。《  墨子·耕注》: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

    《史记》记载商汤逐走夏桀后,将九鼎迁至其都。盘庚定都于“殷”后,也将九鼎迁移到了此地。

    周武王灭商后,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曾经公开展示过九鼎。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洛邑,将九鼎也迁至洛一邑,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

    《史记》纪载:“成在丰,使召公复营  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

    东周开始后,周朝王室衰落,各诸侯开始觊觎王权。周定王时,楚庄王首次于  洛邑“问鼎之轻重”,被周大夫王孙满驳回。  因为这件事诸夏还有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成语,那就是“问鼎中原”!

    秦惠王时,张仪制定策略,希望能夺得九鼎以号令诸侯,楚国、  齐国亦希望争夺宝鼎。

    周赧王周旋于两国以及魏国、韩国之间,令其相互制约,这才得保九鼎不失。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国攻占韩国重镇  宜阳。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贲一班勇士到宜阳巡视,然后直入洛阳,以窥周室。

    周赧王遣使郊迎,周赧王遣使郊迎直接入  太庙明堂中欲窥九鼎。秦武王围着九鼎观览一番,赞叹不已。

    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叹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咸阳。”守鼎的官吏说:“此武王定鼎于此,未曾移动,每鼎有千钧之重,无人能举。”

    秦武王尽平生之力,将鼎抬离地半尺。正要迈步,不觉力尽失手,鼎坠于地,正压在武王右足上,喀嚓一声,将胫骨压断。

    因为举鼎受伤过重,秦武王竟然就这样死在了洛邑,随着武王的死去,秦国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政变,导致诸夏统一的时间向后推迟了不少时间。

    有史料记载,秦灭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咸阳。但是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到了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竟然不知下落。

    有人说九鼎沉没在  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

    正是因为对此事的疑惑,所以也有不少史学家认为,九鼎并非是九个,而是只有一个,因为代表九州,也叫九州鼎,简称九鼎。

    眼前嬴武拿着一个玉壁竟然说这玩意就是“九鼎”,这完全打破了陆远对九鼎的认知。

    陆远忍不住再次询问道,“这个真的是九鼎?”

    嬴武肯定的点了点头,“当然,这个才是真正的九鼎,大商灭亡前昔,神王为了避免九鼎落入卑鄙的周人手中,所以命我嬴氏先祖带着九鼎离开了朝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