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震惊万分 (第2/3页)
布了召集令。
随后不等军队全部集齐,鬼方王就带着自己的近卫军,先行往朝歌出发。
半个月之后,嬴武率领的20万大军与鬼方王率领的28万大军在朝歌城外的原野上相遇了。
因为鬼方人在攻陷朝歌城时,就摧毁了朝歌城,所以这一次双方都没有城池可以依托。
接下来的这一战,将是一场规模宏达的野战。此时整个地下世界再次把目光投下了朝歌,这个狭小又伟大的地方。
朝歌城这一战,是地下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大决战,这一站也将决定地下世界的命运。
如果鬼方王获胜,整个地下世界就再也没有能够阻止鬼方人的势力。
同样的,如果是虞国一方胜利,那么虞国重新崛起的势头也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止。
面对这一场旷世之战,双方都非常谨慎,在对峙了整整一个月后,国力更弱一些的虞国一方主动发起了进攻。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虞国这边军队数量虽然处于劣势但装备却更先进。
与此相反,数量占据优势的鬼方人,却在装备上落了下风。但整体来说双方还是可以算是势均力敌。
战斗从爆发的那一刻起就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双方都想发挥出自己的强项,一举击溃对手。第一天的战斗一直到黑夜降临,才结束。
与地表世界不同,因为地下世界没有月亮,所以地下世界的夜晚是漆黑一片的,根本无法作战。
士兵们休息了一晚之后,第二天天一亮,双方再次陷入了苦战之中。
这一场战役一共持续了整整两个月才落下帷幕,最终获得胜利的自然是由有陆远支持的虞国军队。
获得胜利后的嬴武并没有失言,他在胜利后的第二天就把承诺给陆远的东西,带到了陆远面前。
“这是什么?”陆远好奇的问道。
嬴武带过来的是一个环形的玉器,玉器上面刻着有九个鼎的图案。
“你说这个是九鼎?”陆远震惊的望着嬴武。
作为一名诸夏人,陆远对于九鼎自然不会陌生,关于九鼎的各种故事,陆远也是耳熟能详。
九鼎是中国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根据诸夏的史料记载,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彭城下。
后来的历代帝王同样非常看重九鼎的象征与意义,也曾经屡次重铸九鼎,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武则天、宋徽宗了。
至于九鼎的来历,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
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