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如墙而进 (第2/3页)
一来是依靠自己的威名震慑鬼方人,为龙骧城训练军团积蓄力量争取时间。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这些前鬼方“签军”与龙骧城互不干扰。
最后一个就是陆远的私心了,他也想尝试一下,独立带兵的感觉。同时也想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训练一支军队。
陆远带兵到达青龙山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青龙山上修建一座要塞。
在陆远提供的机械和机器人的帮助下,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一座按照明朝标准的军堡就出现在了青龙山上。
军堡坐落在青龙山的山顶,城墙高度为6米,宽3米,因为工期的问题墙建造的不算高,只有大门处高度达到了10米。
不过可不要小看了它的防御力,因为想要正面进攻墩堡首先得爬上200米的青龙山。
军堡总长度大约2000米,青龙山上唯一的泉水正好在军堡的中央,军堡内的北侧建造了300间营房,主要供士卒居住。
东边则是马厩,战马平时就在此处,马厩修建的比较大,因为龙骧城本身会骑马的人很少,所以前次俘获的战马大部分被他带到了青龙山。
因为有足够的战马,所以陆远打算把自己手下的士卒全部训练成骑兵。毕竟骑兵一直是冷兵器时代最强的战力。
军堡的西边则是仓库和陆远指挥所。用于存放粮草和各种武器装备。
南边则是军堡的大门,陆远计划未来在南边再修一条下山的大道,这样一旦有警讯的时候,守军就可以快速出击。
在建造军堡的过程中陆远对自己的部下也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他的部下虽少,不过成分却极其复杂,既有虞人,也有哩人和沧人,还有一些小部族的人。
面对如此复杂的人员构成,陆远自然不敢掉以轻心,他可不希望自己指挥的第一支军队变成一战时的奥匈帝国军,还没开战人心就已经散了。
利用修筑军堡的这段时间,张越终于想到了一个团结手下所有人的办法,那就是“化胡为汉!”
其实这也是个老办法了,用的最多的就是周人了,周朝就是依靠着这个办法,周朝才能从周原这么一个小地方,扩张到整个诸夏。
现在陆远也打算用一用这个办法,反正不管是地表的诸夏,还是这个世界的虞国都不是以血统而是以文化认同来划分民族的。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看来必须要使用教化的手段了,诸夏曾经广泛使用过的夜校制度就成了陆远的首选。
陆远计划白天对士卒进行正常的军事训练,在军事训练结束之后每天再使用半个时辰的时间来教导士卒们读书写字。
陆远做好计划之后并没有马上执行,而是先找来了嬴武、姬无极两人商议。
陆远原以为自己的计划会得到两人的认可,但没想到两人在听了自己的计划后反而面露难色。
陆远一番追问之后,嬴武两人才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看法,两人认为,通过教化把各族人融为虞人自然是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