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百一十二章 天池探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二百一十二章 天池探秘 (第2/3页)

    可是这一群科学家在考古研究时发现恐龙身体实际上却覆盖着很多羽毛。

    它们的羽毛与如今遍布整个地球的鸟类的羽毛非常相似。

    受到这群科学家的影响另外一群科学家也在此基础上,对恐龙的化石与现代的鸟类进行了对比研究。

    两年后,也就是西元2019年年底的时候,这群科学家宣布了一个重大的发现——现代鸟类就是恐龙的后裔。

    两者之间体型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其实是受到地球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导致的。

    陆远当时对这个观点也比较认可,因为环境变化导致动物们的体型缩小,其实有很多证据的。

    比如说,如今人们非常喜欢饲养的各种宠物猫,它们的祖先在数十万年前的体型就非常巨大。

    个头虽然比不上大象,但却与现在的森林之王老虎的个头差不了多少。

    更让很多人难以接受的是,在原古社会时远古时代的恐猫竟然是人类的天敌,人类只是它们扑食的猎物之一。

    可是随着地球进入冰河时代,地球的气温急剧下降远古恐猫的个头也开始急剧下降,如今更是变成了人类的宠物。

    当然除了恐猫,其它动物也出现了这种情况,比如说远古时期的剑齿虎,刃齿虎,它们的体型同样硕大无比。

    可是它们的后裔,现代的各种老虎  体型可就完全无法与它们相比了。

    其它的动物当然也有很多,比如说恐鳄、恐蛇、渡渡鸟、史前巨鲨……等等。

    这些动物在远古地球温暖时期的体型都要比它们如今的后裔大数倍到数十倍。

    就连如今遍布世界的蚊子,在远古时期同样也是硕大无比的。

    有人可能会疑惑如今不是全球气温升高吗,怎么没有见到这些动物的体型发生变化呢?

    其实如今的地球的气温与远古时代根本无法相比,如今的地球实际上仍然处于两次冰期之间的间冰期。

    而且地球气温的上升只是相对于几十年前而已,即使是与汉朝或者唐朝时期相比,地球上的气温也要低很多。

    这个其实喜欢看书的朋友都知道的,在战国之前中原地区可是有着很多亚洲像生存的。

    如今河南省被简称为豫,就是因为在商周时间这一带生存着大量的大象,生存在此地的诸夏先民非常善于驯养大象。

    不但如此,喜欢历史和唐诗的朋友也应该注意到在史书和诗歌中都有记载和描述,汉唐时关中、中原、河北、河东地区都有着大片的野生竹林。

    甚至在如今的东北地区也有着野生竹林的存在,竹子这种植物可是热带亚热带植物。

    如今在秦岭淮河以北可是早就没有自然生长的成片竹林了。我们见到的少量竹林,实际上都是人工栽培的。

    既然其它动物会受到地球气温的影响导致体型缩小,那么作为地球曾经的霸主之一的恐龙体型变小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可惜的是当初这个科研团队在公布自己的研究之后,不久就遇到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灾难性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