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七章 蒙冤 旧事(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七章 蒙冤 旧事(下) (第2/3页)

驰而过的田野,窗玻璃上并没有自己的影子,她已经死了,不是吗?

    到了沂水镇,长安下车后就在出站口等待,十几分钟后一个年轻人挎着一个印着旆江晚报logo字样的大包出了站。

    “是柯记者?你通知他的?怎么不坐同一趟车?”丁敏芝一眼就认出了柯纶。

    “是我通知他来的,他收入这么低,不能增加他的负担。”

    丁敏芝听了半天,才理会了其中意思,“其实你是不想多掏一张车票钱吧?”

    太扣门了,明明揣了那么多钱,几十块钱的车票都不愿意多掏!

    “是的,柯纶努力工作获得收入,消费规格与自己收入值相匹配,他坦然自在。他为什么要接受一个陌生人的所谓好意的施舍呢?

    我有钱,可以和亲近的人分享我的财富,但我没义务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去分享我的财富。

    确实于我而言,那点财富算是九牛一毛,但随意施舍散播,破坏的其实是受者的人生平衡。”

    “好了好了,我说不过你,就一句话引你说这么多!我高中都没毕业,听不懂那么多大道理。”

    “呵呵,其实总结起来也就一句,我扣门不想多掏钱嘛!”

    “哈哈,我就说嘛!”

    得益于长安的指引,柯纶顺利找到了那名警察,并拿到了那名警察保留的刑讯视频。之后柯纶又去采访了当时涉案的其他警察,原来的所长已经升职调往了别处,新所长非常配合采访。

    走访了一天,眼见天色将晚,柯纶在镇上的招待所住下。第二天他计划到那位丁姓老人的村子去再做个采访,全面还原三年前的事件。

    沿途都是熟悉的景物,丁敏芝再次打开回忆的闸门,讲述着自己的小时候经历。

    家境贫寒,高中未满即辍学,打工赚钱养家,早早嫁人,换取弟弟继续学业的机会,一直供给弟弟大学毕业。

    寒门供给出一个大学生本就不易,何况还是一所名牌大学。

    那时父母最自豪的莫过于这件事了,提起儿子丁敏华十里八村的谁不羡慕?

    丁敏华毕业后并没有留在市里,而是回到了沂水镇支援家乡建设,进了当时镇上最红火的一家服装厂做管理工作。

    讲到这里,丁敏芝停了下来,显然又陷入到自己的情绪中了。

    长安看了看表,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晃动了下腕上的树叶,丁敏芝被强行收进锁魂叶内,一转间已到了前天来过的那家培训中心。

    “你……你还会这样?你不是说你不会的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