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31章 打虎亲兄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31章 打虎亲兄弟 (第2/3页)

由得微微一叹。

    香港电影行当中武术指导这个职业,最早便是由袁家兄弟的老爹袁晓田提出来。在王天霖执导的《铁壁金刚》中得到确认,袁家众兄弟打小就开始吃武行这碗饭,从60年代开始先后进入演艺圈做龙虎武师和替身开始,70年代袁合平、袁详仁做起了武术指导,袁合平“大眼”的绰号便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流传开来的。

    不过在那个年代,武术指导的地位并不高,因为当时功夫片泛滥,每年都有大批戏院出徒、武馆学生兼职做武师,导致武术指导也成堆,当时的袁合平即便是已经做了十几部电影的武术指导,依旧还在邵氏的片场兼职替身演员。

    真正让武术指导变得有地位,首功当属刘佳良。

    1975年,刘师傅由武术指导升任导演,一部《神打》出来,武术指导也跟着水涨船高,同时武术指导兼职导演的风气由此而开。等到3年后袁合平自己做导演的时候,这种事情在香港影坛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

    这一年,初为导演的袁合平遇上了不得志的程龙,两人一同合作的《蛇形刁手》和《醉拳》,程龙自此走红,袁合平也跟着名声大噪。

    袁合平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着手组建袁家班,并且力捧自家兄弟担纲主演,袁信义、袁日初做主演拍了几部电影,可惜都因为形象太差,观众缘只是差强人意,反而是出演大反派,效果却出人意料的好。

    袁详仁在众兄弟中,长相应该是最对得起观众的一个,那时候袁合平也想过要捧他做电影主演,但袁详仁自己不感兴趣,反而是热衷在各种影片中演一些不起眼的配角。

    为此,袁详仁没少被袁合平骂没出息。

    台前亮相不行,袁家兄弟就都一心一意开始做幕后,到80年代后,袁家班已经能够和洪劲宝的洪家班、程龙的成家班、刘佳良的刘家班相提并论,被合作为香港的四大武指班底。

    刘佳良的刘家班依附于邵氏,邵氏减产出售院线给林宥伦之后,刘家班便快衰落下去,实际上香港继续保持竞争态势的就只剩下其他三大武指班底。

    程龙的电影因为自成一格,和其他两家都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争斗得最厉害的,一直都是袁家班和洪家班。

    洪家班有洪劲宝在银幕上撑场面,而袁家班只做幕后,所以一开始总是洪家班压袁家班一头,直到赵闻卓拜师袁合平,袁家班这才算是有了台前显胜的底气。

    在袁家班,核心人物自然是袁合平,本来二号人物是袁详仁,但是袁振扬后来居上,执导的《波牛》、《皇家师姐之雌雄大盗》、《群龙夺宝》反响都很好。

    袁详仁是袁合平的胞弟,而袁振扬是袁合平的堂弟,论关系亲疏,袁合平当然更倾向于自己的亲弟弟,所以有这样一次和林宥伦合作的机会,他首先考虑的就是袁详仁。

    当然要把事情办得更稳妥漂亮,袁振扬其实才是最合适的人选,本来都是自家兄弟,胞弟和堂弟隔得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