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祸害来了 (第2/3页)
改革机制,一个好的领导团队,可能就走向新生,一次糟糕的改革,可能走向灭亡,这才是每一个改革者所要承受的,也最不能承受的负担。”
金泽滔目光越过厂房,看向不远处的麒麟山,说:“老吴,你也可以把它看作历史使命的负担,国有企业发展到今天,要适应市场的变革,就要主动改革,迎接挑战。”
吴庆隆钦佩地看着他,说:“就象当初老厂长你带领我们汽配厂改革一样,这条路走对了,我们就闯出了一条活路,如今,我们的路越走越宽,国家得利,企业受益,工人得实惠。”
金泽滔微微一笑:“那是因为当初的汽配厂有一群,象你们这样渴求变革的人,所以从某个层面来说,改革要付出代价,但改革也是机遇,就看这个机遇值不值得我们付出。”
吴庆隆轻松说:“我对合作很乐观,我想大多数工人的心情应该和我们一样。”
金泽滔看了他一眼:“前景可能乐观,但改革过程没有不容乐观,从下面工人的站队就看得出来,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也有观望的,如果你们接管,你们准备怎样区别对待这三种人?”
吴庆隆拍着微微隆起的肚子,哈哈笑说:“这还不容易,照着老厂长你改革汽配厂的法子就行,提拔一批,分流一批,带动一批,时机一到,释放改革红利,工人们尝到了甜头,大家就会对企业产生归宿感。”
金泽滔呵呵笑了:“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只要企业有前途,慢慢人心也会重新凝聚,就怕企业这样不死不活,然后,人心散了,企业也就完了。”
吴庆隆说:“浜海酒业的情况比当初的汽配厂还复杂,我们为什么提拔秦朗当副总经理,他就是企业改革活生生的例子,这是我们树的一个改革标杆,如今,他干得比我想象得要出色。”
汽配厂改革初始,秦朗作为党办干部,最先受冲击,第一批被分流到车间当工人,对金泽滔心怀不满,还带人袭击过金泽滔,属于汽配厂后进变先进的典型。
金泽滔点了点头:“万事开关难,改革初期,特别要关注工人们的情绪,要从关心职工生活入手,只有工人们心气聚了,才能形成合力。”
吴庆隆说:“老厂长你放心,你的群众路线没有丢,走贫问苦的传统也没有丢,工人我不担心,就是现任班子我希望老厂长能亲自过问一下。”
金泽滔挥着手:“对酒厂班子,我的意见,来去自由,愿意留下的,你们按规矩办,不愿意留下的,县里负责安排,不给你们留麻烦。”
吴庆隆正要说话,金泽滔突然说:“刚才你们的方案我看了,首先一点,你们支持酒厂整体搬迁,我们表示感谢,其次,对你们老厂区的使用,我有一点建议。”
浜海酒业的方案,准备将老厂区辟成仓储窖藏区,这是双方早达成的一致意见。
吴庆隆连忙说:“老厂长你请说。”
金泽滔指着不远处的兰浦河说:“老吴,这里跟先你透个底,人代会上,我们提出的计划是五年内改造完成兰浦河,重现江南水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