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零一章 初次交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百零一章 初次交锋 (第3/3页)

 赵静书记硬是愣了好一会儿,才说:“西桥除了财政收入,就没有其他收入了?”

    金泽滔奇怪地看了她一眼:“一级政府,只能靠一级财政来支撑,除了财政收入,政府哪还有什么合法的收入来源?”

    合法的收入来源是没有了,但不合法的收入还是有的。

    除了财政收入外,乡镇政府其实还有一块预算外收入,而且数额不少,但这些钱,金泽滔敢集中使用吗?

    虽然他在南门财税局曾搞了一个预算外资金管理阳光工程,那也只是让预算外资金的收支情况更加透明公开,而不是市财政统筹使用。

    因为乡镇财力普遍不足,大部分预算外收入都用于贴补财政支出缺口。

    如果预算外资金集中县里统一使用,虽然能解决眼前的一些困难,但后遗症太大。

    乡镇的预算外资金大多是一些既不合法,也不合理的统筹款,农民是这些统筹款的主要负担群体。

    这个时代的农民,确实是中国负担最沉重,生活最艰辛的群体。

    几年前,在东源产业办工作的时候,金泽滔为了向省财政厅争取滩涂改造资金,还曾在省报发表过一篇《农民真苦,农业发展亟需政府政策支持》的文章。

    文章就曾论及农民负担问题,农村地区,农民除了出工出力,参加一些水利工程的义务劳动,还要负担乡镇政府为保障运行,以各种名目向农民摊派的各种税费。

    这些负担,除了农业税之外,在金泽滔看来,都应该被砍掉。

    但在现条件下,特别在西桥县,严峻的财政现状,还无力承担这些预算外收入被砍掉后的财政资金缺口。

    如果金泽滔集中了这块预算外资金,乡镇要维持政权运转,势必还要变本加厉向农民伸手,所以,自始至终,金泽滔都没有打过这块收入的主意。

    这些题外话,金泽滔也不准备节外生枝,和赵静书记在这里讨论。

    赵静被金泽滔的炯炯目光看得有些难堪,说实话,她对地方政府运行,特别对最基层政权乡镇政府的运行十分陌生,连理论上的了解都欠缺,更不用说实践了。

    但赵静书记毕竟也是遇过大阵仗,见过大世面的人,调永州市前,她在中石油公司越海分公司任职。

    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企业如果缺钱怎么办,赵静书记第一个念头就是借钱。

    想明白了这点,赵静心里还是不踏实,她试探着说:“西桥财政资金实在缺乏,那就先借吧。”

    金泽滔等的就是这句话,他一拍腿说:“赵书记这话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也正准备问人借钱呢,但是,赵书记,我该找谁借呢?”

    金泽滔问得高深莫测,赵静心里更加发虚,连忙说:“借钱的事,具体你还是找子齐市长吧。”

    赵静书记很理智地准备抽身,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被金泽滔牵着鼻子走。(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