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六十五章 最大心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百六十五章 最大心病 (第3/3页)



    除此之外,这座埋葬了八个冤魂的办公大楼也成了公安干警最大的心病。

    大楼还没造好,就先死了八人,按目前大楼基础质量,不能再加高,十八层楼将是这座大楼的最后楼层。

    搬进这样的大楼办公,即便是以打击人间鬼蜮为己任的公安干警,心里也是有疙瘩的。

    柳立海上任第一桩事,就是处理公安局老干部集体上访,他们不提待遇,不提要求,就一个意见,坚决反对公安局启动大楼建设。

    当然,接访会上,老干部们都不约而同地没有提大楼死人的事,大家都站在减轻人民群众负担的高度,站在宏观调控的高度,要求停建公安大楼。

    柳立海拍着胸脯向老同志保证,一定吸取教训,绝不辜负老同志的期望,接访会结束后,甫任新局长的柳立海还设宴款待仍关心公安事业的离退休老同志。

    酒酣饭饱后,老干部说了实话:“柳局长,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啊,8个人,18层楼,你想一想,818象不象一对手铐,大家也是为你好啊。”

    柳立海出了一身白毛汗,当场惊醒了酒,老同志虽然说得神神秘秘,但从此这幢大楼也成了柳立海最大心病。

    此后,柳立海私底下曾多次向金泽滔提过要求,希望市政府能接手大楼后续处置,或卖或拆,他柳立海全无意见,就一条,公安局绝不能在这地方立衙。

    老干部反对还在其次,但老干部说的818就象一根刺扎进他的心里,到现在都不能让他释怀。

    柳立海短短几年,从一个派出所长做到公安局长,正当是年富力强,壮志凌云的年华。

    他宁愿委曲自己,蜗居在老旧的办公楼里,也不愿站在十八层楼俯瞰全城,委曲了自己的远大政治抱负,他可不希望自己象罗立新一样栽倒在一幢大楼里。

    每次柳立海提起这事,金泽滔都不置可否,但他心里清楚,再让公安局处置这座大楼,已经不合事宜。

    “那南门准备怎么处置这座大楼?”方副书记盯着杜建学发问。

    刚刚站在这里还让人心里发凉,此刻,杜建学又感觉热汗吱吱地直往外冒,方建军今天不象是兴之所至,心血来潮才来这里,反倒象带着某种政治意味。

    杜建学的市委书记职务还被搁置中,地委决定让他临时负责南门市委工作,他希望最终能转正,而不是当个临时掌柜,今天,方建军分明就象个考官,来这里给他作最后的考评。

    公安大楼倒塌事故的前期处置已经让市财政掏出了一大笔钱,这还不包括公安局前期背下的债务。

    继续让公安局处置这座楼,后续的加固维护费用还不知道怎样处理才好,如果再象陈铁虎时代让公安自筹资金,杜建学都不敢想象,自己是否就是第二个陈铁虎。

    而如果市财政打包,南门还没有富裕到可以随便为办公大楼建设买单的地步,这几乎成了杜建学这几个月的最大心病。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