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一朝尘尽光生,照破河山万朵(求 (第3/3页)
就有了底气。汤镇长,你详细汇报一下。”
汤镇长看了罗书记一眼,心里也暗暗感激,说:“各位领导,刚才我们一路行来,看到大片白花花的盐碱地,我翻过资料,十年前,这片土地还能种植一些棉花西瓜等经济作物,但这么多年过去,这片土地已经不能大规模种植作物了。这是因为东源长达二十多公里的海涂没有一米能防浪防水的,海水侵袭越来越厉害,土地盐碱化越来越严重。”
蒋国强副县长沉重地接过话题:“我们浜海全县海岸线长200余公里,其中大部分为浅海滩涂,而直接接壤平原的有近百公里,防止土地盐碱地最直接的手段是外海筑堤,只要海水不侵袭,不用几年,这些土地都能成为良田。”
曲向东叹道:“还是钱啊,现在浜海财政薄弱,做这样的大事,要中央和上级政府支持才能办成,现在难啊。”
汤镇长说:“一步步来吧,我们意见,先从这片滩涂开始,改造这片滩涂费用并不大,沿着海礁石往东筑道弧形防洪堤,这片滩涂就能成一片乐土。”
蒋国强副县长说:“那少说也有千余米,花费可不低,你们东源虽然财政有所好转,但离办这样的大事,还远远不够。”
罗书记笑说:“我们准备采取政府和企业一起合作的办法开发和改造滩涂,当然如果实行市场化运作,单单筑一条防护堤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切实整治周边环境,道路及引水排水都要考虑。”
“这样费用可不轻啊,会有企业来投资吗?”胡文胜一路来很少开口,作为财税局长,他开口了,也足能引起他人的注意,“企业投资必须要有收益,现在我还看不出这个收入能抵支出的。”
金泽滔说:“胡局长,要想形成收入,其实并不难,这要看养什么,现在我们看到的养殖户主要是养殖贝壳类的蛤蜊之类的,养殖这种低附加值的贝壳因为投入少,深受当前渔民的欢迎,但作为企业来说,完全可以养殖一些高附加值的海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