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诚恳的建议 (第2/3页)
示大清的实力,这个时候,选择进攻先对孱弱的大明边军,是最好的选择,所以说,杨嗣昌上任之后,必然要面对这一问题。
苏天成稍微思索了一下,缓缓开口了。
“后金建国的消息,不知道大人是否清楚。”
“这件事情,我知道,皇上特意告知我了,苏大人的建议,我也知道了,不过我觉得,后金刚刚建国,皇太极恐怕要忙于封官许愿的事情吧。”
苏天成有些愕然,看来大明朝的官吏,习惯于一种思路了,那就是每一任皇上登基的时候,都是要大赦天下,稳定内部,对有功之臣进行奖励,考虑不到对外的扩张上面,概因为新皇登基,首先要稳固自身的地位,有些时候,甚至纵容外部的势力,着重精力对付内部的反对派。
出现这样的思维,也是几千年历史的延续,新皇登基,很多时候都伴随着腥风血雨,朱由检登基也不例外,大肆的清洗魏忠贤的势力,惩治了不少朝廷内部的官员。
或许是看见苏天成的脸色有些惊诧,杨嗣昌再次开口了。
“苏大人,这只是我的想法,恐有不妥当的地方,苏大人有什么建议,尽管说出来。”
苏天成稍微整理了自身的情绪。
“大人,下官以为,皇太极登基之后,可能会想到对外扩张,后金实际控制的地方不大,虽可能存在内部的争斗,但多年以来,后金习惯于以实力说话,努尔哈赤一生征伐,不客气的说,后金已经养成征伐的习惯了,就算是内部有不稳定的因素,也会依靠攻击来说话的,皇太极若是能够取得征伐的胜利,地位岂不是更加的巩固了。”
杨嗣昌边点头边说话了。
“苏大人说的很有道理,不知道你认为,后金若是发起攻击,会从哪个方向着手啊。”
这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大明朝与后金接壤的地方,地域辽阔,弄清楚后金从什么地方进攻,至关重要,大明边军的战斗力,明显不如后金的满八旗,甚至不如蒙八旗,若是不能够做到重点防御,征战过程中,肯定是吃亏的。
特别是后金完全征服蒙古之后,陕西、宁夏、山西、北直隶等地,都能够成为后金进攻的地方福晋凶猛。
苏天成不能够完全肯定,但这个问题,他早就思考过。
“下官也不能够完全肯定,不过江宁营这次在山西剿灭流寇,颇有收获,就说匪首张献忠,选择进攻辽州,是有原因的,他以前攻下过辽州州城,觉得很是有把握,所以说,再次到山西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选择进攻辽州,若是将这种思维,搬到皇太极的身上,也是有些道理的。”
“后金刚刚建国,长期以来,他们进攻锦州一带,都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宁锦防线还是很坚固的,皇太极若是选择这条进攻路线,不一定能够有多大的战果,所以下官以为,后金不会选择进攻宁锦防线。”
“皇太极领军,曾经进行过两次大的战役,崇祯二年的时候,他们取道蒙古,从喜峰口入侵我大明,攻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