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一十二章 独当一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一十二章 独当一面 (第2/3页)

比较江宁县,大了很多,将士时常外出活动训练,所以,对于江宁营将士整装待发,老百姓也不是很奇怪。

    出发的线路,还是一样,从陕州进入山西平阳府。

    一大早,整装待发的将士,站立在军营的操场。

    多次的征战,将士早已经熟悉了,前一天,所有将士都写好了各自的心愿,保管在军营里面,不用动员,将士也知道,这次是去征伐流寇的。

    没有讲话的仪式,苏天成和孙传庭、毕懋康、熊子健等人,骑马围着将士转了一圈,随着苏天成扬起马鞭,队伍离开军营,赶赴山西了。

    孙传庭带领前军五千人,走在最前面,这些全部都是骑兵,苏天成坐镇中军,率领一万八千将士,毕懋康率领两千将士押后。

    前军、中军和后军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五里路。

    行军的速度不可能很快,主要还是炮兵营,不可能有那么快的速度,这次征战流寇,江宁营携带的全部都是虎蹲炮和弗朗机,红衣大炮和大将军炮太重了,不便于携带,再说了,迎战流寇,不存在攻城拔寨,重点还是在于流动作战,关键在于近距离的打击。

    江宁营将士的士气高涨,仿佛出去不是打战,而是旅游。

    江宁营与流寇的好多次交锋,悉数是全胜,特别是流寇的一万多精锐军士,进入江宁营之后,带来了流寇习惯的作战作风,江宁营的将士,都仔细研究过。

    不要说将士,就是一贯谨慎的孙传庭,一路上脸上都带着微笑。

    苏天成可没有那么乐观。

    这次他的对手,是大名鼎鼎的张献忠。

    张献忠桀骜不驯,脾气暴躁,是出名的刺头,曾经在延安府担任衙役,后来因为犯事被开除,加入了军队,成为边兵,可恶习难改,时常违反军规,差点被斩首。被赶出军营后,张献忠造反了,自命为八大王,因为英勇善战,很快出头,成为流寇的首领之一。

    这样一个人成为流寇的首领,颇有些讽刺意味。

    张献忠进入山西,也是因为与高迎祥、李自成等人,产生了意见。

    因为不一般的才能,李自成开始出人头地,作为高迎祥的裨将,威望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得到高迎祥的器重,渐渐的压过了张献忠。

    张献忠当然是不服气的,李自成不过是高迎祥的裨将,和自己是不能够比较的,身份完全不同,说白了就是高迎祥的副将,再说了,李自成以前是驿卒,根本就没有在军队里面混过,只不过有些小聪明,凭什么出人头地啊。

    张献忠与李自成之间的矛盾,渐渐明朗,高迎祥是看在眼里的,可高迎祥的态度也是有些奇怪的,没有直接表态支持张献忠,也没有支持李自成,总是居中调和。

    这其实就是支持李自成。

    流寇在陕西活动的地盘,慢慢缩小,自从朝廷换帅,孙承宗主持剿灭流寇事宜之后,流寇的活动范围受到大幅度的限制,孙承宗拿出来对付后金满洲八旗的战术,稳扎稳打,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重在限制流寇的活动范围,坚守重点地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