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秋收的计划 (第2/3页)
吃亏的还是农民,可农民似乎也明白这个道理了,没有太多的抱怨,再说了,今年免去了田赋,农民留下了口粮之后,卖出去多余的粮食,必然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要说粮食的价格下跌,他们绝不会开口说话。
可苏天成想到的,更加的深远。
收购粮食,维持以前的市场价,表面上看,是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其实这是一次试探,苏天成已经在考虑,开始动一下官僚集团的利益了,那些大量囤积土地的士绅大户,必然在今后慢慢发展的过冲,明白自己的做法,已经是剑指他们的切身利益了。
牵一发动全身,这不是一件小事情,南直隶的读书人,在厩做官的人,太多了,他们一直都是拼命维护自身的利益,已经形成了一个集团,最为突出的就是东林党和复社。这些所谓的清流,骨子里是不关心老百姓的,北方遭遇了那么大的灾害,以至于流民四起,流寇肆掠,可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让南方的士绅富户,接济一下北方的灾民,让南方拥有的大量财富,稍微接济一下北方,更为可笑的是,北方遭灾了,赋税依旧不少,个别的地方,假装免除一下赋税,其实人家都颗粒无收了,没有饭吃了,你免除赋税,有个狗屁的作用。
他们嘴上说着什么慎独,什么树立崇高的道德思想准则,实际上,他们关心的,还是自身的利益,江南的那么多士绅大户、商贾富户,根本就没有承担什么赋税,每年收入的白银,数以千万计,富可敌国了,可惜这些都是自家的,朝廷是不能够动一分一毫的。
就算是要亡国了,他们照样不会掏出来银子,那些所谓的清流,摇身一变,为新的王朝服务了,照样是享受荣华富贵。
这种情况,必须做出来改变,不管需要多长的时间。
“粮食收购的事宜,不用讨论了,按照目前的价格收购,不能够因为粮食丰收了,价格就大幅度的下滑,此外,县衙要尽可能的多收购粮食,做好储备,这次下去督促秋收事宜的官吏,还要注意看看,下面是不是有遭受灾害的脓,年初曾经进行过统计的,这次下去,一定要落实这件事情,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官吏一定要亲自去看,受灾的脓,以及无法维持生计的脓,必须要弄清楚,若是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了,里长、甲首要问罪,负责那个地方秋收事宜的官吏,更是要责罚的。”
众人都是一凌,这就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了,不准饿死人,估计还没有哪个县衙,敢于做出来这样的保证的,不过江宁县的条件很好了,这样的保证,还是应该要做到的。
“大人,下官想到了另外的事情啊。”
“渠大人想到了什么,尽管说出来。”
“县衙的官吏,可以保证江宁县的百姓,丰衣足食,至少不饿死一人,如果有困难的脓,适当予以救济,可若是其他地方的脓受灾了,也到江宁县来了,这等的情况,如何的处置啊。”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就是南直隶的各府州县,发展都是很不平衡的,靠近南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