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讨董 (第2/3页)
时,曹操介绍给他认识的。所以现在起兵讨董,桥瑁也是想到了张皓麾下的平州军。
此前张皓以少击多,击败了乌桓的战绩太过辉煌。若是有他相助,对击败董卓也是极为有力的。
贾诩看完文书之后,便不再说话了。而其他人都是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刻赶到洛阳将董卓杀之后快。
其中阎忠最为兴奋,他已经将这视作汉室终焉的信号。但是他经过了皇甫嵩的事情后,没有像之前劝皇甫嵩那样劝张皓自立,而是开始走迂回路线了。
“将军应当响应桥瑁的号召起兵讨董,如此不仅可以使将军获得极大的名望,而且还能一改此前士人对将军的认知,引天下人来投将军。”
阎忠已经明白自己之前是太急于求成了,就如同现在的董卓一样,会引来天下人的怨怼。这种大事还是应该慢慢来,等着所有人都接受了事实,结果自然就会顺理成章。
其他人也都纷纷表示赞同。张皓心中自然也是不想错过这样的事情,若是自己能在这场讨伐中锋芒毕露,对今后的发展自然是极为有利的。
“既然如此,那就立刻整军备战。等秋收过后,就领军南下。”现在是十月份,正是秋收农忙的时候,自然是不能出军的。
卢植过山海关,进入到平州境内之后,就感觉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氛。多年领兵征战的他很清楚,这是战争前的氛围。
一路走走停停,他所经过的农田早已秋收完毕。当他来到襄平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是一座大兵营了。
城外成群结队的士兵在加紧训练,一车又一车的兵器从城中拉出来送入军营。空旷的平原上,不断有骑兵来来回回。
倒是有一点让他挺好奇的,路上的百姓见到这样战前的场景,非但没有担忧,反而十分兴奋。
卢植走到聚在一起的几个老人家那边,笑着说道:“几位老哥在说什么,怎么如此开心呀?”
一个老者说道:“这位先生听口音应该是外地来的吧。”
“确实如此,我是从涿郡来的,听说平州牧治下清明,故而前来游历一番。”
“说的没错,平州在张大人治下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简单的说,你看老朽我,以前哪有这个闲工夫站在闲聊啊。”
“这次张大人出征,家里都有子孙在张大人帐下当兵。因此我们在聊这件事情。”
卢植好奇地问道:“这战场凶危,一不小心就会丧命,几位老哥的儿子上了战场,为何还会高兴?”
“我们可不是因为亲人上战场高兴的,而是因为终于可以报答张大人的活命之恩而高兴的。不瞒先生,老朽一家原先是冀州的流民,参加过黄巾叛乱。”
“老朽也是,一家都是幽州黄巾。”
“我家是豫州黄巾。”
听着老者们自报家门,卢植感觉十分的荒谬。若是正常人,谁会大庭广众的说出自己不光彩的过去。
“这可不是炫耀。说起来此乃丑事,不可外扬。但是去年老朽的两个儿子随张大人打乌桓,大胜归来之后,张大人就说向全平州布告,说我家赎清了罪过。”老者说道。
“老朽也是。”
“一样一样。”
卢植还是奇怪:“既然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