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报复 (第2/3页)
感觉到了与众不同。
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男人,无论是他敢于任事,亲率部下追击胡虏,还是他想法新颖,欲为百姓牟利,都让糜竺觉得这个人不简单。
最让自己舒服的是,他不贪图自己的钱财,也不歧视自己的身份,而与自己平等相处。
所以糜竺觉得应该就是他了,只不过为了谨慎起见,糜竺决定先与他交好,以观后效。若真是贵人,今天的善意,日后定能换回巨大的回报。
在糜竺走后,张皓很快便将战报写好了,然后差人分别送到属国府和刺史府。
但在给刺史府送去的战报后面还附带了一份公文,请求刺史府允许自己开建牧场,并且附带了张皓拟订的计划方案。
……
“想不到我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公孙瓒看着眼前的战报,脸上面无表情。
关靖在旁边没有去看公孙瓒的神情,自言自语地说道:“这张皓出身士族,我本以为他是一个与其他士族子弟一样只知道读书,身怀热血但头脑冲动。没想到他还真有点本事,用这些乌合之众歼灭了乌桓骑兵。”
“哼,只不过是他运气好罢了,若不是那些乌桓人愚蠢,这小子定会被抓去当奴隶的。真是白捡了个功劳。”公孙瓒很是不屑地说道。
他也是才知道张皓的二叔曾经做过乐浪郡的太守,与刘虞相交莫逆。可张皓那日却和自己说与刘虞并无交集。
加上公孙家也是幽州的望族,因为公孙瓒是家中庶子,早年只是做了一个小吏,受尽了族人的白眼。此刻便想当然的以为是张皓看不起自己而故意说谎骗自己。
“你们一个个的都看不起我,总有一天我要成为让你们高不可攀的人物,让你们为今日对我的轻视付出代价。”
公孙瓒越想越生气,他对张皓的感官已经无限下降。
关靖还在那边自顾自地说道:“假以时日,这张皓未必不能做到幽州边郡首屈一指的儒将。”
砰!公孙瓒猛地拍了一下桌子,站起身来大喝道:“这些乌桓人果然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不顾朝廷、刘刺史对他们的恩义,屡屡入寇,擅杀边民,是可忍孰不可忍,去告诉在边境上等候的单经发兵,在草原上寻找那个入侵我属国的乌桓部落,杀够五百之数再回来。”
“诺。”
只剩下公孙瓒一个人,良久之后,他开口低语道:“张皓,一个小小县丞,不值一提。
……
“给我杀,一个都不要放过!”一个汉军将领带着骑兵队伍对着一个乌桓部落发起了冲锋,正是公孙瓒的属下单经。
部落中的乌桓人对着突如其来的攻击没有任何防备,青壮们还没有来得及上马就已经被汉军斩杀。老幼妇孺四散奔逃,但哪里比得上四条腿的马快。
没过多久,除了一个牧民外这个小部落里已经没有活人了。
“将能拿东西都带走,剩下的一把火烧了。你去告诉其他乌桓人,这就是杀我汉民的下场。”
汉军从容离去,整个部落营地燃起了冲天大火。
“大人,不好了大人,公孙瓒派兵杀光了边境上一个小部落的所有人,还一把火烧了整个营地。”
一个游骑慌慌张张地跑进属国乌桓首领贪至王的营帐内禀报。
现在的乌桓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而是分散在上谷、渔阳、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