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九十四章 生态大棚的意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九十四章 生态大棚的意义 (第2/3页)

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所预期的目标是五十年内不会出现循环问题,保证生态大棚在除开机械维修之外不用更换作物依旧可以正常运转。

    至于说生态大棚的维护,则已经在陈新的帮助下实现了全机械化。

    机械采收、机械播种、机械灌溉、机械投喂……整个生态农业体系内,需要人力劳动的部分在陈新的意志下已经全部用机械化作业所替代,一切都成了自动化。

    事实上现在科研中心这里的生态大棚也确实是全自动的,只需要设定好种植模式和生态体系,提供原始的作物种子和动物种苗,保证光照、温度和水的供给,整个生态大棚就能够自己运转。

    李教授他们所追求的五十年不出问题,就是指除了机械故障之外,整个生态大棚可以自己运转五十年,而不会出现问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李教授和他所带领的团队对所有的作物种子都进行了精心的挑选。

    他们并不是选择那些过去人为培育出来的高产却不能持久将性状遗传的种子,而是选择那些性状稳定,可以一直播种,并不会出现明显减产的种子。

    而且还对作物之间的生态依存关系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这才能够搭建起现在科研中心的这座全自动化的生态大棚。

    生态大棚所使用的动物的种苗更是借助了陈新用来培育基因改造狼犬的设备,对传统的家畜种苗进行了优化,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

    只是动物到底和植物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它们需要有专人来照顾。

    虽然生态大棚的自动机械可以为它们提供生存所必须的水和食物,但如果发生疾病等情况,还是要由人类处理。

    不得不说,这已经很有科幻里那种自动化农业的味道了。

    而倾注了李教授和陈新两个人大量心血的生态大棚也没让两人失望,不仅可以一直自我维持下去,还能够每个月源源不断的产出瓜果蔬菜,以及大量的粮食作物和蛋奶肉食等农副产品。

    按照陈新和李教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