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套马的汉子 (第2/3页)
长于谋划设计,这几年随着身体见长,重新制作了床垫子和草帘被子;在门口小溪边上开挖一个蓄水池,可以洗澡,可以养鱼;用鹿筋加树杈做了两个弹弓子,经过长期练习,基本上能做到指哪打哪,周围现在已经没有鸟类存在了;又采集碗口粗的长直紫衫木,用石刀小心纵向劈开两半,经过烤制略微产生弯曲,两端安上羊角,做了两把粗糙的弓。弓弦用鹿背筋,想用牛筋可惜这些年就没见过牛。用晒干的芦苇杆绑上尖锐石块或兽牙,尾部夹上一截羽毛或晒干的芦苇叶做为箭羽。
用这把弓箭,师战和韩冰射杀了很多狍子、獐子、羊和鹿,并生擒几只受伤的带回山洞;还曾配合狼群击杀野猪。狗熊因为皮厚,特别是冬天的熊皮,俩人为了做两件熊皮大衣,冬天领着狼群找寻冬眠的狗熊挑战。把使用的箭头抹上毒芹的根上采来的汁液,毒芹根毒性较大,放倒个把三四百斤的熊瞎子还是能够称职的,只要狼群和这哥俩足够敏捷,跟狗熊周旋一定时间,基本可以轻松取胜。师战在狩猎这一块一向心高气傲,即便力搏狗熊也要箭射熊眼方能显出本事。于是俩人有了两件熊皮大衣,吃完晚饭盖着睡觉真是暖和,不仅冒汗,居然还流鼻血了!小孩屁股三把火,古人诚不我欺!(应该是“后人”诚不我欺才对)
惹了众怒就得有被人家报复的觉悟,为了加强对那些猛兽的防范,韩冰提出个建议,利用刺五加、刺槐、老虎撩子等带刺的灌木(这可都是好药材啊)和山皂角树的长刺,堆积成高半米宽十米的围墙,在洞外圈了三十平方的一块地,这么宽的荆棘保护带,没有什么野兽能够跨越,就算野猪也得掂量掂量。现在人少,建土围墙韩冰也想过,测算一下工程量就暂时放弃了,这就不是俩个人能完成的活儿。先堆个荆棘阵,这东西晒干了一样能用好几年,而且每年都可以再收集这些灌木,重新投放。运气好这些植物种子落地生根,蔓延开来,连更新都免了。门口通向外边方向留出一条S弯的路,晚上全体都回来之后,会用几块柳枝编的长方形帘子将道路盖住,帘子两边布满刺槐上摘下来的长长的硬刺。
有了这个院子,就可以在里边围出羊圈和鹿圈,还把山鸡和野兔都搬到外边,没事多晒晒太阳,呼吸点新鲜空气,有利于身心健康。新建的鹿圈起名“梅花苑”,因为被捕的都是梅花鹿;羊圈起名“青羊宫”,这可是很有名的川西道观名字,名字由来一直说不清楚,现在肯定影都没有,谁先来谁先用,将来没准会追根溯源,找到这里。
“凤凰小区”业主已经发展到十户,产蛋量也有所提升。就是孵化的小鸡存活率不太高,山洞里见不到阳光,这些山鸡都有点营养不良。“广寒社区”也在引进了五户之后,经过自由恋爱很快就兔满为患。这东西太能生,一两个月就一窝,一窝就生六七只。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哥俩定期挑出一批工作不积极的兔子,剥皮吃肉,打打牙祭顺便增加点衣服料子。“青羊宫”到现在已经有了三只母羊,一只公羊,还有三只羔羊。“梅花苑”里只有两只鹿,都是母鹿,这东西跑的太快,活捉很不容易。依着韩冰想法应该使用怀柔政策,用食物勾引。师战可没那耐心,最喜欢驰骋沙场,快意恩仇,所以就是现在的结果。让两只母鹿在这守活寡,很不人道,每次看到两只鹿的哀怨眼神,韩冰都觉汗颜。
在成为本地一霸之后,师战统领狼群就越走越远,东边因为有熊出没,还有老虎等猛兽立威,能不惹还是不惹的好;南边是野狼河—这是他俩给起的名字,前世是松花江上游的头道松花江。所以基本每次都向西向北开拓。一开始还能天天回来休息,后来看看没东西敢惹他,于是胆子也越来越大,经常连续数日不归,但每次回来都能带回许多收获。各种飞禽走兽山珍野味,还有时会带回一些五颜六色的矿石。矿石只是作为储存,真正提炼铜和铁俩人还是力有不逮,狼如果能挖矿就好了。他俩已经建了两座陶窑,烧制不少陶器,现在再也不用怕水侵的泥盆泥碗,还用陶罐酿了不少水果酒,也真正吃上了炖煮的食物,看来距离满汉全席也不远了。
当年采到的高粱如今也种植了很大面积,每年秋天收获的高粱米存放在陶制米缸里,已经攒了十多缸。熏肉也随着俩人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