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波尔汗 (第3/3页)
就越发厉害,甚至于十个左右的人数就可以称之为一个部落了,因此对于吞并、血腥、死亡和随波逐流,其实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其实按理来说若是草原上都是这样发展趋势,到了以后必定会形成一个大统一的部落,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草原上大小部落依旧数不胜数。
这里面的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
归结起来无非就是两个字,人性!
蛮人虽然被神州上的人们称之为蛮人,就是因为两者间的文明和传统有着翻天覆地般的差别,在他们看来蛮人的传统与生活习性当真是野蛮至极,毫无文明可言。
这才冠了【蛮】的名字。
当然,人家蛮人自己可不会接受这个安在头上的名号,毕竟这是骂人的话,要是自己都承认了,那岂不是搞笑。
再者说了,人家是有正儿八经的族群名字——
【圣族】!
因此虽然在文明上两者间有着犹如天堑般的鸿沟,但是不管是圣族人也好,蛮人也好,这里面终究占了一个字。
人,
是人就会拥有人性,就会拥有七情六欲,就会有感情。
理所当然就会出现怜悯、放过等一系列的情绪,事实上不会所有人的部落之间都会赶尽杀绝,除非真的是那种活不下了,或者说有着极大仇怨的那种。
一般血拼或者吞并,或多或少都会留下点男人。
尤其是实力高强的勇士,更是如此。
在一场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战争中,总有几个天赋异禀或者天生就是沙场猛将的勇士,总会被备受青睐。
要知道这个世界,这片大地,不管怎么说都是存在着超凡的力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伟力归于自身的世界。
武者在战场上的作用,特别是小规模的战争里,百人至千人的战斗里,个人的勇武被无限制的放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场战争的走向。
如此一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火种留存下来。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这句话虽然这些圣族人没有听过,但是其意思他们还是懂的,一个部落能不能呈向上的发展趋势,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大量新鲜血液的涌入。
但是这里面有一点,那就是时间。
光靠新生儿的成长都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的,毕竟虽说每个能活下来的蛮族孩子都有一定的潜力,但潜力归潜力。
如果没有成长起来,那就什么也不是。
因此在吞并部落的过程当中,一些个人勇武比较突出的勇士且能够在最后的战争里活下来,就这样死的话,太过可惜了。
招揽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着那么高大的情怀,视死亡如无物,在有选择的情况下,相信每个人都是很惜命的。
那么后面发生的轨迹就可以预料了。
这些被招揽的勇士,如果真的有一天立下了大功,一般来说部落的首领、族长都会让他重新建立起自己的部落,或者新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