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 还债 第一百六十三章 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卷 还债 第一百六十三章 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第3/3页)

起来煤烟直接就被吹走了,剩余的煤气还是有毒,但是已经不足以致死了。

    而乞丐?那更不用说了,乞丐能有个地方住就不错了,就拿李承阳当初住的破庙来说,那何止四面透风,简直就是相当于住在了大街上,通风能力那是杠杠的。

    解决办法更好说,一个煤球炉子就能搞定的事情。

    前世在孤儿院里,李承阳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冬天围着煤炉子听老院长讲故事了。

    那时候孤儿院里还是不是的会来几位义工,总是会给他们带来一些零食,但是李承阳最喜欢的还是老院子自己种出来的那些花生土豆。

    一到了冬天,老院长就把自己种的东西拿出来,放在火炉上慢慢烤着,不急不缓的把孙猴子是怎么大闹天宫的一一道来。

    那时候的他时不时的还会得到一杯老院长特意给的一杯糖水。

    捧着热乎乎的水杯,围着温暖的炉子,一群小伙伴静静的听着老院长给他们讲故事。

    伴随着屋外呼呼的风声,一群小孩围在火炉的周围,捧起手里的水杯轻轻的吸溜一口,随后满足的闭上眼睛。

    还会有嘴馋的,趁人不注意就从火炉上扒拉下一粒半生不熟的花生,或者是一枚仅仅熟了个表皮的土豆。

    迅雷不及掩耳的塞进嘴里,然后捂着嘴巴,眼泪都烫出来了,还是舍不得把东西吐出来。

    每到这个时候,老院长就变的暴跳如雷,一边咒骂着调皮的孩子,一边四处去寻找温水给孩子灌下去,生怕孩子被烫出什么毛病。

    李承阳对火炉始终有不一样的情感,只是从孤儿院出来以后,就再也没见到过那么可亲的大肚子炉子了。

    虽然没见过,但是炉子的每一项结构都被他牢牢的记在了脑海中。

    说起来没什么可以注意的,只要有一个耐得住高温的材料就行,用不到多高,一般的铁就可以,完全可以承受住煤燃烧带来的温度了。

    其余的只要调整好煤炉的出风口和进气口就行。

    最后再加上一截铁皮管子通向屋外,一个和前世里差不多的炉子就能成行。

    李承阳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回去和吴礼商量一番了。

    不对,应该先去找长安县令,看看这块地是划归到了谁的名下。

    无论是抢还是买,一定要把这块地拿到手里。

    其余的地方也不能空着,之后就传令治冰司的洛阳众们,让他们没事就多出去转转。

    眼下治冰司已经没了什么事,扩张的事情还有马周主持,他们这群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先去把散落各地的露天煤矿先圈起来。

    左右也用不了多少钱。

    世家们买卖田地,也不过是一两到几两一亩不等,这种种不出粮食的荒地那就更不值钱了,这么大一块不毛之地,可能几百两银子就能拿下了。

    这种露天煤矿的地,白送给人都不要,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冤大头愿意接了这个盘,那些人感激还来不及呢。

    买的时候可能只是几百两银子,可是要买回去,那可就不止这么一点了。

    可惜那些世家们的地盘距离长安实在有点远,不然还可以小小的坑他们一笔。

    果然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现在体验的淋漓尽致,就算李承阳什么也不做,买下几块煤矿地来,随后一进一出,这钱就能翻上个几千上万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