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还债 第一百四十九章 鸣冤鼓 (第2/3页)
清朝,一直不曾真正的湮灭。
肺石就是一块一人高的红色石头,就处在鸣冤鼓的一侧,有冤屈的人若是真想自己的冤屈直达天庭,那就在肺石边站上三天即可,武则天小姐姐就曾有明令:“朝堂所至登闻鼓及肺石,不须防守,有槌鼓立石者,令御史受状以闻”。
就是说只要你敲了登闻鼓或者立了肺石,直接就是御史来接收你的案子,你的冤屈不出意外的话肯定给你洗清。
但是好心没好报,因为哪里会有那么多的冤屈,许多不明白这里面事情的百姓胡乱的敲鼓,令上面的人苦不堪言,有明确记载的就是一户农民,丢了一头猪,直接把官司打到了宋朝御前,这只是有记载的,其余的令人啼笑皆非的不知道还发生了多少。
所以才有了杀威棒的说法,主要就是让告状的人考虑清楚了,你的冤屈值不值得这几十大板,连挨打都不值,那就别来御前告状了,随便找个县令里正什么的就把这事办了。
王肖想要的就是把这事捅到御前,事情闹得越大越好,堂堂太子出来开酒楼,名不正言不顺,无论怎么说都够太子吃一壶的。
来到登闻鼓前,稳了稳心神,拿起来鼓槌。
周围的武侯差役们围了上来,一个个摩拳擦掌,就等着鼓槌落下的那一刻出手抓人了。
王肖被四面狼一样的眼光盯得背后直冒冷汗,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颤巍巍的举起了硕大的鼓槌,一咬牙狠狠砸下。
“咚。咚。咚”,鼓响三声,还没等王肖把手里的鼓槌放下,四面的差役们就铺了上来:
“抓住他,别让他跑了”,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一声喊,王肖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就被绑成了粽子,差役们推推搡搡的就把他带进了大堂。
万年县令早就穿戴整齐坐在主座上了,看到苦主来了,当即抽出令牌:“年纪轻轻,细皮嫩肉的,能有什么冤屈,先打四十大板”。
王肖冷汗唰就下来了,连包着头的布巾都开始黏糊糊的,摆脱了差役们的拉扯,当下高喊:“我乃王家公子,你们谁敢动我,我家里有官身,对,有官身”。
万年县令心一下就抽了起来,好不容易程处墨他们安分下来,不怎么天天来烦他了,结果现在来了个更棘手的,还好这令牌没扔出去,不然这乐子可就大了。
“都看我做什么,给他松绑,然后咱们等着御史来吧”,县令把令牌插了回去,眼睛一闭,谁爱来管谁管,反正他不管。
世家和程咬金他们还不同,县令怎么说也是官员体制里的,大小也和那几位小祖宗的家里有点交情,小程他们这些人,打也就打了,撑死回头请人喝杯酒的事。
但是世家可不一样,那里的人眼高于顶,多数都不把他放在眼里,真要是堂下这什么什么公子出了什么事,王家的反抗肯定够他喝一壶的。
等吧,反正这不是他的事,一般的小事,就算敲了登闻鼓,也不过是他这个县令处理,大事上报,小事和和稀泥就过去了,现在这个事涉及到了世家,那就是大事,让御史来接手再合适不过,毕竟那里面多数都是世家的人。
等了不多久,就听外面传唱:“魏征魏御史到”。
县令嗖的从主座上窜起,不断地整理着自己的仪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