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 还债 第一百零三章 截断后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卷 还债 第一百零三章 截断后路 (第2/3页)

到头脑。

    开始只是派了小股部队试探的通过泾州城下,却根本没有受到丝毫阻拦,当小股部队满载而归后,大军就再也不受颉利的控制了。

    中原多富庶啊,这泾州以外的原州会州,哪个不是被光顾过无数次,大部队走了小部队再来,原州这么多年都没什么人,整个州就区区八百守军,存留的百姓都搬到了深山,每次他们劫掠所获的都不是很多。

    但这次不一样了啊,泾州以内那可是他们的禁地,那里基本没人敢进,基本上进去了级出不来,罗艺把后路一堵,进去的人就无路可逃。

    但是现在看罗艺的样子,完全没打算防守,颉利手下的人开始有小心思了。

    就在颉利努力压制手下人的骚乱的时候,一封罗艺亲笔信让气氛彻底炸裂。

    “去吧,我不拦着,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我对着你们的长生天起誓”这是信上的内容,由赵德言在主账中一一读出来的。

    对于这种话,颉利是不信的,发誓的人多了,再说你一个中原人对着草原神发誓有什么用,抢过赵德言手里的信就要扔掉。

    可是他不信有人信,越是小部落嚷嚷的就越欢,他们在颉利或者说赵德言的压迫下早就一穷二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不少部落中的新生儿都养不活,现在有了大发横财的机会,谁也别想拦住他们。

    叫嚣着攻打长安的人越来越多,颉利就这么被架着硬着头皮上了。

    既然都启程了,那么再去想罗艺是不是骗人的就没了意义,当最后一路大军过了泾州,颉利的心思也开始活泛起来:就这么下去,二十万骑兵完全有可能打下中原,李世民得位不正,且立足未稳,现在攻下长安说不得还能得到不少人的支持,他也来彻彻底底的享受一下中原王室的好处。

    大军直奔长安,这次无论是小部落还是颉利都是举双手赞同,颉利期盼着能替代李世民,小部落们则想着大肆劫掠,越靠近长安就越是富庶,能在长安抢一回,足够他们安稳过三年。

    是以大军一路对周围的农户们视如无物,一心只想着去博那最大的成就。

    走到幽州,又得到一好消息,幽州刺史竟是颉利的手下败将张瑾,在听说颉利卷土重来之后,张瑾把门一关,把兵员都派上城头,同时还不断的征召城里的农户守城,打定主意颉利不退他就不出。

    天大的好消息啊,一路上不动刀兵,让颉利大感意外,同时还在窃喜,这下他的目的说不准真的能完成。

    直到到了渭水,这才反应过来,想退都退不出去了,一路急行军,粮草也都不够了,就算是到了渭水以后都出去劫掠了一番,获得的也是口粮干粮,至于马的草料那是分毫未得。

    二十万大军的干粮,几倍于人的马匹,人吃马嚼的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出门的时候就带了三天的草料,省吃俭用也所剩无几,现在已经有部落断粮了。

    所以颉利犹豫了,在这么下去,不出三天,马就彻底断粮了,失去马匹的突厥人那还是突厥人吗?所以在派出所有人出去抢粮后,又开始安排人守住后路,争取打完就走,不敢耽误。

    谁知道手下的部落都被丰厚的物资迷昏了眼,一个个的恨不得能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