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慕容复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试教育害死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慕容复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试教育害死人 (第2/3页)

的人,须得胸怀广大,见识渊博。他老爹慕容博就是认字的,否则怎么能去少林寺藏经阁偷学呢?而且,身为一个以建立政权为目标的人,怎么能不识字呢?不读读兵法,谋略,包括治国之道?

    说到他老爹慕容博,不得不说,这也是个不靠谱的爹。居然假死,跑到少林寺去学武,不在家里好好教育儿子。在慕容复的成长过程中,父亲这个角色是严重缺失的,只是个责任感的符号。周围一堆丫鬟仆人,也难怪他心胸狭隘,好高骛远,心理脆弱,不够爷们。

    因此,慕容复虽然武功很高,被家族和江湖上*的群众吹捧的天上少有,地下无双。但他的鼠目寸光和情商低下,导致他用一种很傻很天真的态度去在江湖上搜罗党羽。那就是哪儿有是非就往哪儿跑,看看是不是有平事儿的机会,企图一举成名获得众人顶礼膜拜。结果自然是处处受挫,自己还觉得委屈冤枉机遇差,见了武功比他高的或者进步比他大的,就一脸羡慕嫉妒恨。

    确实,慕容复一直很努力,但他努力的方向实在有问题,最终心理防线崩溃,变成了一个可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而同一本书里,萧峰则是走的另一条路线。萧峰在少林寺本科毕业以后,进入江湖中的大企业丐帮工作。从基层做起,在实践中学习。因为血统的问题,萧峰的升迁之路颇为艰辛,但这也让他武功和管理能力同时进步。萧峰是没有慕容复的野心,但以他后来的实力和人脉,想建立个新政权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当然,萧峰的问题是缺乏亲情教育,养父母对他客气有余,慈爱不足。因此萧峰成人之后确实有过于冷酷的问题,不但是对敌人,包括对他自己,最终轻生。但他轻生毕竟还是偶然因素更大,比如契丹身份,马夫人陷害,都是比较狗血的倒霉事儿。而慕容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