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章六三:显学初成三弟子入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章六三:显学初成三弟子入智 (第2/3页)

秦,南有楚霸,东有齐国,北有八狄,我之问题,如何使晋国更加强大,四海皆服。”

    这个问题问的不可谓不大,按智磊的意思,是要满天之下皆以晋国为尊,但还有一个意思便是代周执鼎。

    清羽知、乾丰离、宋风心中暗自一凛,却也有些小激动,虽说此问有些过大,但无论哪一种可能成真,那三人可就是一代功臣,名垂史册。

    清羽知清了清喉咙,拱手道:“小弟略有见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先说北方,北狄,自古善于骑射,居无定所,其虽顽劣,但不足为虑。北狄不是善骑射么,可着令部分士兵学那北狄一般,训练马术,练习马上弓箭,马上厮杀。那北狄毕竟地广人稀,不如我中原地大物博,如此一来,便可克之。”

    智磊道,“可我晋国人士不善骑射,如何才能练成?”

    “昔有造父,御马天子,驱赶西戎,何也?日夜与马厮混一起,不会也会。再如那秦非子,也是如此,如此疆土得扩,令四夷远遁。此骑射,无他,唯熟练而已!”清羽知回道。

    “好!”智磊大喜,“此见解有独到可行之处!北狄有解,那其他三面呢?”

    “西秦,乃晋国赵氏同宗,秦非子后人也。秦人民风彪悍,作战不畏生死,但也造就了他们智谋不足,若联合义渠、巴蜀之地,许以好处,使其不断骚扰秦国后方,那秦国便无精力关注东方。”

    “嗯,此法可行,如此一来,我国便有精力应对其他势力。”智磊点头道,“那南楚、东齐呢?”

    “这两处请我两位师兄来回答吧。”清羽知说完示意乾丰离、宋风,既然要赢得机会,自是要展示一番。

    乾丰离见状,抱拳说道:“如此,我便来说下楚国。于楚国,我的意见是,与其缔约,晋、楚两国共同拱卫霸主地位,但此期间可采取管仲之法强大晋国实力,削弱楚国国力。

    借用几例典故以供分析解惑:

    其一,齐纨鲁缟,这是管仲精心策划的一场不战而屈人兵的经济策略。

    当年,齐、鲁两国接壤。彼时的齐国公子小白即位不久,是为齐桓公。齐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牙,励精图治,使齐国迅速由乱转治,由弱变强。随着不断的改革深化、强大的齐国开始展现出春秋霸主的苗头。但是齐国在称霸的道路上也非一帆风顺,邻国鲁国就是第一个难打倒的对手。当时鲁国发展较快,实力不容小觑,齐桓公担心来自邻国的威胁以及为成霸业不得不未雨绸缪,就向身边的管仲问计。

    当时齐国和鲁国各自都生产丝绸,齐国生产的叫做齐纨,鲁国生产出来的则叫做鲁缟,这两种丝绸在当时都是闻名遐迩的商品,各国贵族们也都喜欢穿。为削弱鲁国实力,管仲给出的办法非常简单:他下令齐国上下把以前用齐纨为面料制作的衣服都收起来,不再穿了,只穿用鲁国布料制作的衣服。如此一道怪异的政令,让不明所以的鲁国看到了巨大商机,鲁国商贾们开始大量收购鲁缟,鲁国百姓也有很多人放弃种粮,积极加入纺织行业中,大量田地荒芜。结果,这一年,鲁国粮食产量锐减。

    一年后,管仲再出奇招,命令齐国百姓不得再向鲁国购买布料制作衣服,然后又大幅度抬高粮价。这下鲁国慌了,先前许多人囤积的鲁缟布料开始滞销,而国内粮食又陷入短缺的困境,只得拿出大量钱款向齐国高价购粮。经过如此一番折腾,鲁国经济近乎崩溃,从此再也不是齐国的对手。

    其二,买鹿制楚,这是管仲在对付更为强大的楚国时,故伎重施。

    当年,齐桓公欲伐楚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