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三件事 (第2/3页)
步的丈量,实际却有四千四百亩,远远大于土地使用证上所登记的面积。”
金帅颇感意外:“既然拍卖的是国有荒原,农民为什么说是他们的耕地呢?”
杨南笑了笑:“周老板买下这些荒地之后,原来准备成立一个大型农场,为此还购买了很多的农业机械,可是由于周老板的资金出现了问题,把土地平整之后就无力进行开发了,农场也没有建起来。柳沟村的村民听到这个消息后,就通过私人关系找到周老板,说他们要种。周老板觉得土地不种也是闲着,不如让农民先去种,等到资金充足了再收回来,到那时候荒地也成了熟地了。”
金帅微微点头,如果杨南说的情况属实,像这种情况也并不少见,拍卖到荒原之后,周老板无力开发,把它交给农民去垦荒,过上几年,荒地变成了熟地再收回来,还减少了很大一笔开荒费用,看来周老板的算盘打得挺精明的,可他就没有想到,一点牵扯到了农民的利益,事情岂能是那么简单。
“这两年国家大力扶持农业,实行了一免两补,种地不仅不用交农业税了,国家还给钱,去年周老板就准备把地收回来,准备有偿包出去,这样一来,柳沟村开荒种地的农民就不干了,他们连着种了好几年了,荒地变成了熟地,一分钱都没有交,现在国家不仅不收农业税,种地还要给补贴,而周老板现在却要收钱,他们当然不高兴了。”
看到金帅听得很认真,杨南又说道:“后来双方发生了争执,柳沟村的村民在一个叫孙涛的人鼓动下,不断地开始到区政府和市政府上访,事情越闹越大。因为三千亩的国有荒原使用权已经被周老板买下了,市区两级政府当然不会支持村民的无理要求了,于是就拒绝了他们。这样一来柳沟村的村民不高兴了,他们就通过一些在外地工作和读书的乡亲,在网络上发了大量的帖子,并引起了党报驻红州记者站记者的注意。”
金帅皱了皱眉头:“既然三千亩荒原已经拍卖给了周老板,使用权就是人家的,难道中央党报的记者不了解这个情况吗?”
杨南苦笑了一下:“红州当报社记者在采访我的时候,说农民向他出示过第二轮的土地承包合同,为了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我曾经派专人去柳沟村调查过这件事情,结果发现,农民的土地承包合同上仅记载了土地面积,并没有明确土地的位置,其实土地承包合同上记载的土地在柳沟村的村西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