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引起争论 (第2/3页)
态度是什么,但就凭这一点,钱荣也能猜到顾浩绝对不会帮助陈沛文讲话的。
钱荣没有猜错,顾浩在接下来的讲话中不仅没有帮陈沛文讲话,反而还对以城市建设为龙头,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的施政理念大加鞭挞。提出的理由就是红州省是一个穷省,本身没有能力筹集用于城市建设的巨额资金,只靠每年国家给的财政补贴,要想把城市建设好,不仅非常困难,而且用时很长,这样一来,所谓的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除此之外,顾浩还从另一个角度对陈沛文一伙提出的施政理念进行了剖析,他认为与全省七千多万人口相比,城市建设受益的只是一小部分城里人,这样的结果就是,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城市的压力会越来越重,从而*着各级政府不得不加大对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本来就薄弱的工业因为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就会变得逐步枯萎,财政收入将会越来越少,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而金帅提出的施政理念却正好相反,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入,一方面可以为众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寻找一条出路,还可以为已经非常困难的财政恢复造血功能,可以说是一条利国又利民的大好事。
顾浩足足讲了二十分钟,很显然他为今天的讲话是做了充分准备的,提出的一些理论根据不仅非常详实,也符合中央关于经济发展的指示精神。以前顾浩在常委会上很少讲话,现在一讲就是长篇大论,钱荣这个时候才意识到,什么叫做一鸣惊人。
钱荣一直是搞政工出身的,对经济是十足的门外汉,听着顾浩的讲话直皱眉头,根本就听不明白。陈沛文虽然一直分管财政,但对抓经济也是半瓶水,常委会是摆事实讲道理的地方,谁说得对就要按谁的去做,只能以理服人,用压制的办法是根本没有作用的。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如果钱荣认为他们提出的施政理念是正确的,完全可以把顾浩驳倒,但前提是他们要有这个能力。
“顾浩同志还说在经济方面是门外汉,可是讲起话来却洋洋洒洒,没有半点门外汉的意思,既然你认为以前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不好,那你当时为什么没有反对呢?”
钱荣这句话说得别有用心,意思就是暗示顾浩是一棵墙头草,一个不能坚持自己观点的人,在官场里是会遭到众人唾弃的。
“钱荣同志提的这个问题很好,也正是我想和大家解释的。”顾浩胸有成竹的笑了笑:“我刚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