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九十三章 建康见闻(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九十三章 建康见闻(1) (第2/3页)

华?”

    “那自然是城东,都是达官贵人的住所,平日热闹的紧,不过那可不是咱们老百姓能去的。

    你若是想要瞧瞧热闹,还是去城南,哪里都是商贩走卒,买些什么方便的紧。”

    “那城西和城北呢?”

    赵玉追问。

    “城西,哪里都是各种朝廷工厂所在,可没什么意思。

    至于城北,就更荒凉了,也就一些租不起它处的人才会去那里落脚。”

    大汉说着,同时不忘警告一句赵玉,“你个小女娃,最好不要一个人去城北,不安全嘞。”

    赵玉赶紧点头,“大伯放心,我来是找家人的,去城西工厂嘞。”

    言外之意,她可不会去城北。

    大汉也不知赵玉说的真假,不过他观察对方似乎没有中途下车的意思。

    而这辆马车,目的地就是城西的酱菜厂方向。

    这么一联系,赵玉说的来找家人的话,也多了一丝可信。

    那似乎,可以再聊聊?

    大汉胡乱琢磨,赵玉心里也同样有此想法。

    好不容易碰到一个肯和她说话的,且还是建康本地人,她此时补多打探一下,更待何时。

    就这样,怀抱着不同想法的两大又聊了起来。

    大部分都是大汉在说,赵玉听着,偶尔捧个场。

    木轨马车一路走走停停,车上的人上来又下去。

    赵玉始终坐在角落,拄着下巴和大汉说着话。

    直到大汉也到地方了。

    “小女娃,你个孩子,路上要当心些,”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一样,万一碰上那拐子,不就遭殃了。

    赵玉点头,同时感谢大汉一路上对她的帮助和指点。

    起码经过大汉的讲述,眼下赵玉已经将建康城认识的七七八八。

    “大伯当放心,我晓得嘞。”

    笑呵呵的目送大汉下车,赵玉在马车再次行驶时,闭上眼睛,不在说话。

    就刚刚的交流中,赵玉和大汉都没有交换姓名,而只是默契的说着话,赵玉除了知道大汉姓蔡,其余一切不知。

    也不知道在建康的这段日子能不能再碰上这位大伯。

    赵玉心有瞬间的惆怅,跟着又被马车停下的动静打断。

    “酿酒厂到了,下车的注意安全,上车的注意避让。”

    “……”

    马车抵达酱菜厂时,车上只剩下赵玉一人。

    赵玉背着包,跳下马车。

    呼啦啦———

    身后木轨马车跑的飞快,赵玉抬头,看向眼前挂着酱菜厂牌匾的大门,目光所及,越发明亮。

    嘿,这就是她娘工作的地方。

    别说,看起来比夜庭郡的酱菜厂好太多。

    不仅外墙都是青砖绿瓦,就连内里都是用的水泥铺地。

    果然不愧是国都建康吗?拿出来的资本就是多。

    赵玉摸着下巴,在看了几分钟后麻利的迈开脚步,走了过去。

    咚咚——咚咚咚———

    “老伯,请问一下,我想要酱菜厂一位袁姓管事,要怎么办?”

    敲开酱菜厂门口处的窗口,赵玉踮着脚,露出笑脸。

    小窗里坐着平日人口往来负责登记和夜晚看守的打更老伯。

    老伯露出头,看着赵玉,递给她一个账本,“先登记造册,然后在一旁等着。”

    赵玉闻言点了点头,拿过账本后翻到最新一页。

    对着上边的籍贯,年纪,姓名等地添上自己和袁氏的信息。

    填好后,赵玉递还给老伯,自己则拎着包裹去了角落阴凉处。

    老伯这边,则拿着赵玉填好的信息出了小窗进入酱菜厂,不过一会功夫,就带着袁氏一起出来了。

    赵玉就躲在距离门口不远的阴凉处,袁氏一出来,就看到了。

    谢过通知她的老伯,袁氏蹭蹭两步,来到赵玉身边。

    “二丫,你怎么来了?还不来信通知我,若是出了危险怎么办?”

    袁氏急得不行,看着赵玉的目光更是担忧的很,上上下下打量了好几遍才放过她。

    赵玉听着她娘连自己名字都没叫直接喊上了小名,就知道她娘是真急了。

    顿时也不说话,而是老老实实的站在原地,等她娘说完。

    袁氏滔滔不绝的的说着,边说还不忘狠狠地瞪几眼赵玉警告,直到话都说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