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六章 守岁,年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六章 守岁,年后 (第2/3页)

扩大牲畜规模,那原本的人手肯定不够用,雇人之事在所难免。

    可这雇的人,按放下流行的雇人标准,起码要管中午这一顿饭。

    好家伙,细算下来,这可是一笔大钱,总不能不给好的,平白让人埋怨。

    若是到时候,这些人不好好养牲畜咋办。

    “我觉得,你还是应该自己留两亩出来,”李氏叹了口气,话说的语重心长,“不说其他,光是自家种个寻常的青菜,一大年算下来,也能给你们省下不少银钱。”

    李氏作为在城里开了小半年小吃铺的掌柜,可是明白这些寻常吃喝花销的占比。

    何况,赵善宇干的买卖还和李氏的小吃铺不一样。

    赵善宇养牲畜,起码在牲畜不能出栏的之前,几个月是没有回头钱的。

    别看眼下赵善宇说的绝对,等到时,光是每日看着如流水一般往外花销的银钱,赵善宇就得着急。

    说白了,李氏这么做,就是担心赵善宇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怕他到时候后悔又无济于事。

    “这,”赵善宇听了犹豫,私心里,他是不想留得,“娘,这个,就留下两亩,家里也腾不出人手出来种啊,”这话,赵善宇不骗人,他们家,就他自己喝周锦两人,哦,外带一个还没出生的孩子,是真没有人手,真留下两亩,到时候肯定还要为此雇人。

    “啧,死脑筋,就两亩地,哪怕是雇人,也比你花钱从城里买回来便宜。”

    “这样太麻了,”真说起来,他们又不是掏不起这些钱。

    李氏……

    哪里能一样,明知道自家买卖热眼,还天天买这买那的,这不上赶着给人找不痛快,生怕自己过的好吗?

    没看她开的小吃铺,就怕惹了一身腥,直到眼下还和村里的人家合作收菜呢。

    话不好说的太明白,李氏只摇了摇头,觉得自己也是劝不动,赶紧扭头找赵福祥。

    赵福祥看见了,略带安抚的冲着李氏点了点头,跟着,他扭头看了眼依旧还不想留的赵善宇道,“你娘话说的没错,是该留下两亩,”

    “不过,到底是你们家的田地离你们养牲畜的山脚太远,”

    “这样,养牲畜的山脚下边不是也有几亩田地,你可以用你们家的同那些人家换一换,”

    当初于德海分田时,赵福祥抽种的田地位置都不错。

    而后来分家,因着赵善宇两口子没有被分出去,所以赵福祥抽的地,是他们四人在此基础上简单商量后分的几块。

    但位置都很不错,包括年前秋收的收成也是中上。

    而山脚下的那些田地,基本都是山林开发出的下等田,产量自然比不上。

    若是眼下和那些人家换田,问题不大。

    “到时候,你们就在那些田里种着日常吃的青菜,平日照顾起来也不费力,”但有这么口吃的,他们省下不少银钱,也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关注。

    与此同时,怕赵善宇不懂,赵福祥又说了些他这买卖今年太过高调的话。

    好在不用赵福祥多提点,赵善宇反应过来,点了点头,“嗯,就按爹娘的来,”虽然不差这点钱,但这么多也是为了他们自己好,他还是能听进去的。

    说完了赵善宇,跟着,坐在一旁的赵善行开了口。

    他说的简单,涉及到六月份考试去夜庭郡的事,他也打算年后再说,眼下就是简单的说了说学堂的情况,没什么大事,几句话就跳过了。

    轮到赵善河。

    赵善河是一家人里租赁土地最多的,他听了程氏的劝,打算将家里的旱田都种上青菜,等熟了就打算往青宁县的小吃铺送。

    赵善川则是因为年后去夜庭郡修码头,并且打算不回来务农,便打着和赵善宇一个主意,将家里的田地全都租赁直接出去。

    赵善林最简单,家里的田地就这么种着,旱田也会种些青菜,但大部分都是粮食。

    几个儿子分别说完,轮到赵福祥这个老子。

    赵福祥说他这边一切照旧,那就是全都种粮食。

    …………

    很快,外边的爆竹声响起。

    李氏跟着一措眼,麻溜从炕沿下了地。

    这也是在提醒他们,到煮饺子的时候嘞。

    李氏一边叫上刘氏等人赶紧去厨房煮饺子,一边让赵福祥等人出来抽空放爆竹迎新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