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 步步惊心入汴梁 第二卷 第六十二回 闲来无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卷 步步惊心入汴梁 第二卷 第六十二回 闲来无事 (第1/3页)

    李彦让回阳谷县接蹴鞠高手的人同时把老铁匠接来,高薪聘请,不要吝啬银子,实在不行就给他们在京都安家,置宅子买地,毕竟人才难觅。

    虽然他是从千年之后穿越过来的,见识过工业革命,科技大爆炸等等一系列人类壮举,可奈何他本身是一个平凡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要文化没文化,要技术没技术,唯一的优点就是比这个年代的人眼界宽,格局大。

    前世有人说过: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

    有个小故事,能真切的表达出这一道理:

    传言有位乞丐,机缘巧合救了皇帝的性命。

    皇帝问乞丐:“你救驾有功,想要什么赏赐?”

    乞丐答道:“求皇上划两条街做我的地盘,以后讨饭就再也不怕被人赶出来啦!”

    乞丐的这个请求,暴露了他的眼界,也正因为如此,注定他一辈子只能混迹于乞丐之间。

    而这个眼界是怎么来的呢?

    无非三种方法:读书,旅行,交朋友。

    读书是最简单的获取方式,正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写书人用几十年才悟出的道理,浓缩成几十万字的书。后人读了,就相当于多活几十年,这种好事,何乐而不为?

    而旅行就需要自己参悟,虽然来的慢,但相比读书更刻骨铭心,因为那是切身体会。

    交朋友同读书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和他的长处,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万幸,这三点李彦都有。

    千年之后乃信息时代,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间接收新的知识,即使是快餐文化,那也是文化,远比农耕时代的人懂得多。

    所以,李彦的眼界绝不是这个年代的人所能比的,依仗这个优势,足可以支撑他在这个年代逍遥,这也是他不想回到前世的原因。

    言归正传。

    李彦想起阳谷县十里亭前李瓶儿的承诺,遂又吩咐范二,让回去的人把杨若冰的老娘也接到京都。

    当然,这得让其自行决定,毕竟杨若冰的兄长嫂嫂还在阳谷县,对于老妇人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能强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