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9章 (第2/3页)



    “您也知道,”刘统勋见自己的苦谏开始奏效,遂放开胆子来,干脆说个透彻,“雍正朝晚年,不少封疆廉吏能吏,都因根治水旱灾害,整治水利而亏空,不分青红皂白逮捕入狱。云南巡抚杨名时、浙江巡抚卢焯就是;而像田文镜那样的酷吏,还有背着朝廷贪污受贿的赃官,却受奖掖大行其道。历来大灾大贪,连赈济灾民的钱粮都落入了私囊。皇上,灾年开仓赈灾之前,如若不先开监,让那些为皇上忠心办事的廉吏能吏各复其位,一切便都是竹篮打水,功篑一亏呀!”

    “你起来!”

    刘统勋望着乾隆,仿佛没听懂他说的话,仍跪在那儿眨巴着眼睛。

    “聋了吗?”乾隆忽地尖叫一声,“刘统勋,朕叫你滚起来!”

    刘统勋惶惑地爬了起来,瞅着乾隆呐呐地:

    “皇上……”

    乾隆背过身去,好一阵才自言自语地道:

    “你屡屡诋毁先帝,朕本当砍下你的脑袋……罢了,先寄放在你光秃秃的脑顶上吧。刘统勋,朕准你的奏,你就跟傅恒、刑部尚书孙嘉淦,先去清理狱神庙,把那些真正的廉吏能吏放出来,改元新朝要人办事呀!”

    “臣――”刘统勋伏地深深磕头,“领旨!”从地上卷起那张《千里饿殍图》,站直了,犹豫地问,“这……这张图怎么办?”

    “留下,对任何人都不要说有这张图。”

    “是,皇上圣明。”

    “圣明个屁。”乾隆好像打了败仗的阉鸡,对刘统勋挥挥手,唤高无庸过来,回寝宫去了。

    傅恒、刘统勋受皇帝钦命,协同刑部尚书孙嘉淦,清理庶狱,减少积案冤案,以此邀天之幸。

    这天傅恒策马来到鲜花深处胡同,又转两个弯儿,便是养蜂夹道。傅恒远远一看,见刘统勋站在狱神庙前等着自己。他翻身下马,将缰绳随手撂给家丁,一脸春风迎了上去笑道: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料定你怎么也得过了申时才来,你却先来了一步。”

    “给六爷请安。”刘统勋不卑不亢地道,“卑职也是刚到。六爷是坐纛儿的,下官怎么敢怠慢?”

    说着,二人走进狱神庙。

    这狱神庙说是“庙”,其实早在康熙朝就改作了临时拘留所,从这里往南一箭之地,便是刑部大牢。康熙年间狱神庙由内务府的宗人府管辖,是专门囚禁犯法的宗室贵族的地方。老怡亲王允祥、大阿哥、十阿哥都在这里蹲过禁闭。北京人戏称“落汤鸡留所”,也许因为名声不好,自雍正三年便改隶大理寺管,后又划归刑部,专门囚禁待审未决的犯罪朝廷大员。

    一路走马,两人都是一身大汗,可一进了狱神庙,阴森森怪惨惨的一股风一吹,汗没了,倒还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来到正殿,丑八怪孙嘉淦已经在那儿坐等,傅恒见了孙尚书,嘻哩哈啦一笑道:

    “孙大人,你蹲过狱神庙,现在当刑部堂官又管狱神庙,应该有亲身体验啊。”

    “六爷,刘大人,”孙嘉淦跟刘统勋年龄相仿,也是刘统勋一类的强项令,在康熙、雍正朝也是几起几伏,下狱,外放,回京,官场励练久了,也就油了。他以谐对谑地说道,“当年方苞蹲刑部大牢,写出了传世之作《狱中杂记》,可惜孙某不是方先生那样的料,蹲了大牢白蹲了。六爷是位大才子,可惜六爷又无缘了。”

    “难说,哪天皇上不高兴,把我傅恒送进狱神庙,还要请孙大人多多关照啊!”

    “真要这样,孙某就有幸巴结六爷了。”孙嘉淦说笑几句,转对刘统勋说,“刘大人棺谏、死谏,才有今天清理刑部庶狱之举。下官已略略清点,狱神庙现关押朝廷命官人犯一百零二人,其中六十五人系无罪之人,其中包括杨名时、史贻直、原浙江巡抚卢焯、原刑部侍郎董九成,还有因贵州苗务牵扯下狱的原刑部尚书张照、扬威将军兼贵州巡抚哈元生、副将军董芳以及元展成、德希寿等人;此外大狱中还关有历年在西北用兵失察论斩的大将军傅尔丹、岳钟麒、陈泰等重要将领。”

    “噢,哟!这里头真还是大清朝一个人才库哟。”傅恒逗儿郎当说。

    “孙大人,”听到此,刘统勋讶异地问道,“你身为刑部尚书,是管全国刑狱的。你知道全国监牢中,关了像狱神庙这种无辜官员有多少吗?”

    “下官正在责令各省统计。”

    “估计有多少?”

    “少说吧,二千余人。”

    “最多多少?”

    “也就三千人左右吧。”

    “唔,真不少。”傅恒点头。

    “六爷,”刘统勋虽是粗人,但深知傅六爷乃是皇亲国戚,冤狱要办好,少不了他在皇上那儿多多说话,思谋着道,“咱们是否先去狱中看看,再分头审察案卷?”

    “好,好,”傅恒起身,“孙大人,一切都由你安排好了,我们跟你走。”

    “请。”

    孙嘉淦打头,领着傅恒、刘统勋朝阴森森怪惨惨的牢房中走去。前面狱司提一串丁当作响的钥匙,打开一层又一层铁栅门,一路走,傅恒一路哼念着:

    百岁光阴一梦蝶,

    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

    明朝花谢,

    急罚盏夜来灯灭。

    想秦宫汉关,

    都做了衰草牛羊野。

    不恁么渔樵没话说。

    纵荒坟横断碑,

    不辨龙蛇。

    孙嘉淦回头笑道:

    “六爷,您好兴致。”

    “给自己壮壮胆而已。”傅恒话犹未了,猛听黑暗深处一声惨叫。三人悚然止步,那老狱司却说:

    “大人,没事。狱中经常有人白日做梦,发出声声惨叫,甚至如野兽般的嘶吼。”

    “快往那边看看!”孙嘉淦打头,来到一关押大官重犯的单人牢房,老狱司指着突然寂静的阴暗处道:

    “这里关的是原刑部侍郎董九成。”

    “是董大人……”刘统勋急上前呼唤,“董大人!董大人!”只见铁栅下卷曲着一个瘦老头,乱发遮住了又黑又瘦的脸,却如一截朽木般倒在那里一动不动。孙嘉淦似乎看出了什么不测,急令:

    “打个牢门!”

    狱司开了牢门。刘统勋跌跌撞撞跑进去,扶起董九成一看,他已悬栅自尽,尸体都凉了。

    “董大人……我们竟是来迟了!”刘统勋抱着董九成干瘦的遗体,一步步走了出来。蓦然间,铁栅两边的昏阴中卷起一阵狂呼海啸:

    “董大人,好走!好走――”

    “杀了我吧!雍正……你杀了我吧!”

    “天哪!你们把我抓进来三年了,不杀不审,我受不了啦,受不了哪!让我死!”

    “死啊……让我去死!”

    “哈哈哈……雍正,你来砍头吧……”

    连傅恒这等逍遥公子,都被这惨景吓得面无人色。倒是刘统勋胆壮,大呼一声:

    “雍正帝龙御归天了,现在是乾隆爷的天子,你们不必瞎嚷嚷了。真金不怕火,怕火非真金。皇上已令傅六爷、孙大人和本官清理冤狱,错案冤案不日就能昭雪,你们就等着吧!”

    监内立即安静下来。

    回到大殿上,孙嘉淦激动地说:

    “六爷,刘大人,我们三人一起去请见皇上。这些人再不开监放人,只怕有的都熬不过去了。下官来刑部时间不长,原来狱神庙是先帝钦犯,不好过问。最近才看案卷,大都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