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0章 东宫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0章 东宫叙 (第2/3页)

足,底子薄,将多少补药细致地喂了下去,才终于慢慢展开了模样。

    在菁娘眼里,小小姐认真的时候眉眼安稳,嬉笑起来又添娇俏。

    宋知熹偶尔犯困,做起事来就会有些心猿意马,就连在饭桌上也是打蔫儿的状态。某日,她听见宋渊幽叹,“吃起肉食,倒是终于不挑了,只是这孩子仍旧养不敦实。”

    那个时候,她才发现一个奇妙的区别。

    对于吃肉,她祝明宴是从来不忌口的,但原主宋知熹却几乎对素食爱得有些偏激,几乎可以称得上嫌弃。

    诚心说,道观里清修的道士都恐怕没她做得好,若是捞出来宣扬宣扬,也算一个教人三省的榜样。

    不过,喜好与习惯总有变化的时候,她没认为这些细节没必要遮掩,倒不是觉得谨小慎微反而让人更显畏缩,只因为自己过得舒心才是最好的。

    这一日,她照旧揽起针线,谁料先后接连刺破了三次指头。

    宋知熹意兴阑珊,随手一抛就把绷子撂一边儿去,叫几个正收拾碗碟的丫鬟看得哭笑不得。

    她从妆奁台下薅出一个锦盒,盒子里装着荣升票号的印信、庆源纪年的玉珏、一枚镂金镶铃绣球……

    宋知熹捻起盒底的三只银针,眼皮子抽了抽,喃喃道这扎眼儿的玩意儿煞风景。

    小户里搬出炭盆取暖,更不消说朱门大户的府宅,暖起的地龙足以让满室春晖。只是由于戒严的缘故,这一年冬期,京城的景象格外清减,只有在年关过后的那一段时日,各大酒楼的设宴才陆陆续续有了回暖的迹象。

    年关一过,遴选太子储妃一事就被慢慢提上日程,虽然传言人选已经内定,凌家三小姐凌七妙几乎顶着头筹,但规矩不可偏废,但凡入了流的门第,适龄女子都要先在内廷的花名册上走一遭,届时再入宫参与甄拔。

    只是有的人很荣幸,选妃的事情八字还没一撇,就要先替各位准储妃去东宫一睹繁华。

    正值年初,御街上的槐花香漫过四肢百骸。

    宋知熹去荣升票号交了印信,还未去一品香托秦十八帮忙,就被几个宫装打扮的女娥当街拦住了去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