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变故 (第2/3页)
地为王,再图进取,姑且能保住天下不改姓。
由于当时承王与裕王尚未及冠,便与太子一同留在京城,如此一来,陛下与其他王爷的情分自然相对疏浅,陛下感念兄弟血脉之情,尤怕京城冷清。
因此眼下,仅有承王与裕王尚居京中。
“彼时,就是这位公子负责接洽,都是亲信之人,不用回避。”贺衔对元诚介绍道。
元诚恍然,猜测这位青衣直缀的男子,想必也是松鹤堂一位说得上话的人物。
屋里用的银屑碳不生烟,可想而知,此间房待遇不一般。
“大人身子看起来不大爽利啊,可是半月前已经有损,可要宣太医来施诊?”贺衔问,“如果有什么难处,大人尽管如实道来,我会与你一同启禀陛下,不日必将对他们大肆挞伐。”
这话真是说到寻常人的心坎里去了,但在元诚看来,话里话外的试探却将他五脏六腑都揪在了一块。
郡王是由陛下委任而来。他这说的任何一个字眼岂不就是间接传入陛下的耳中?
“不、不,大可不必!”元诚错愕,紧接着就听见对方无奈叹气。
贺衔对他道,“您还是没弄清楚形势啊,毕竟,袭击朝廷命官兹事体大。”
元诚摆手拒绝,“一群江湖蛮夷而已,怎用得着劳烦陛下大肆挞伐?民间渣滓罢了,不值当、不值当。”
两个词扎入耳中,贺衔不禁皱了皱眉。
夏侯池只是温温地笑了笑,不置一词。
从叛党一出,兖州军政陷入忙乱,到朝廷全盘稽查整饬,便是探查朝廷至边关的运作肌理的最佳契机。
朝中政令下达后地方令行禁止,其间又经过了多久的迟滞,到底是成功暴露出了不少居于中央权力庇护下的蠹虫。
贺衔看得洞若观火,但他可没那闲情去帮贺帝拣毛病。
方才那些话,是贺衔抱着应时而变的想法试探一二,没承想这老官语态瑟缩,生怕引起朝中恐慌,竟还想凭一己之力将事端化小。
贺衔眉眼间流露的失望不加掩饰——高看了,做人怎能如此愚钝。
夏侯池退步离开,小厮还未阖拢门,便有断断续续的轻咳声从屋内传来,间隙很短却促,不似这个季节应该会犯的小病。
夏侯池知道,这是一种慢性毒将要发作的前兆。
西京布政使推举卫迎铮上任,这是朝中第一个明确的应对之举。当西京来使中的两位重要人物因叛党的谋害突然毒发猝死在了天子脚下,震慑力将能达到翻倍的效果,虽然免不了有人会在背地里做好善后处理,但这一事端却很难再被掩盖。
诚然,早在启程之时,西京的来使已经在客栈里中了毒,慢性发作的葫蔓藤毒。
而凭着种种迹象与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