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闺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三章 闺趣 (第2/3页)

事,昆仑虚上昆仑仙,噢对了阿熹,你觉着,昆仑仙真的是仙吗……”

    “何出此言呢?”宋知熹讶异,手指拨弄着枕边人的头发丝,简直爱不释手。

    “你可有听长辈说过,数百年前昆仑仙惹起的祸事?罔悖人伦致使整个王朝大厦将倾的祸事。”

    “这个祖辈口耳相传,我自然听过。”

    “你说,传说中的仙家竟然也会是非不分、罔悖天道么……也许,这‘仙’就是一个名号罢了,沽名钓誉真是没有半点良心……”冯筝捂住心口,神色不忍。

    宋知熹面色平静,收敛心神后平心而论:“我倒也不太明白,只能从道德经的昆仑仙本中找到一点影子了,总章里说:

    道可恒道,非常恒道;名可恒名,非常恒名。

    德可恒德,非常恒德;衡可恒衡,非常恒衡。

    无名而名,天地之始;有名而名,万物之母。

    无衡而衡,尊德之初;有衡而衡,万道之父。

    这一段文字全是在论述道、德、衡三个字义,虽然有点生涩,但可见这‘昆仑仙’也该是个含有普世价值意义的词才对。”

    宋知熹舔了舔干燥的唇瓣,再次跻身凑近,“说到过去,阿筝你帮我想想,《淮南子》这本书里有一句古话,‘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从字面上来理解,说是粟米像雨一样从天而降,鬼害怕地在夜里哭......这又是什么个道理?”

    “这个我识得,我读过一些注解本,说是以前苍颉创造文字,上天担心百姓从此诈伪萌生、去本趋末、弃耕作而务锥刀、天下缺粮,于是降粟雨。鬼恐怕被书文所揭发,故夜哭。”

    冯筝撑起胳膊坐了起来,面色愤愤:“正是对‘智与能越多,德行越薄’的一种担忧,可叹的是上天如果真存大德,现今又为何会有那么多千古冤孽荡存于世……”

    宋知熹拢了拢衣襟,不禁内心悲戚。

    她生而为人,此刻却不想为人争辩不公,倒是有些了然的感怀,替这天道不值。

    姑娘家都能这般想,那么更何况是有过这般切身经历之人?世人多有谴责上天之心,而这种偏见恐怕也难以改观。

    这里面的渊源不是一两句话就说得清的,再说了,就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