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 居庸关突围 太子回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二章 居庸关突围 太子回京 (第2/3页)

花看此不妙、趁其不备夹道逃脱了。

    佑堂揖首道:“多谢辽阳王出手相助。”

    辽阳王回礼道:“殿下言重了。昨夜殿下不是已和老夫是自家人了吗?”

    明玉缓缓走向张来瞻,目中盈盈有物,柔声道:“爹爹,您同意了?”

    张来瞻捋一把胡子:“爹的玉儿长大了,眼光也是极好。爹爹打了你,现在还疼吗?”

    明玉喜上眉梢:“早就不疼了,还要多谢爹爹的两记耳光,打醒了某人的心。”

    辽阳王亲率辽阳军护太子入居庸关进京=======

    北京城门外-------

    佑堂直奔城门,城门之上守将远见一人飞驰而来,略一抬手,城墙士兵拉满弓箭,一个兵丁呼吸急促,满头是汗,箭尖微微移动,紧随着佑堂。

    守将高喝:来者何人!

    佑堂不停马,举起腰牌喝道。

    佑堂:“我乃太子!闪开!”

    守将闻言,忙做收势:放行!

    城墙上兵丁收弓。佑堂见长长甬道尽头,兵丁也已闪到两侧,催马更急。

    城墙之上偏角落处,一张满弓却越张越紧,羽箭嗖得飞出,直冲佑堂面门。

    佑堂已然察觉,后仰一避,那羽箭贴着佑堂的脸颊飞落,直插在地上。

    佑堂目光一厉,顺手一拍、从靴侧抽出匕首,拉缰起身时匕首已脱手飞出,那暗中放箭的兵丁被匕首插入额头而亡。

    佑堂这一动作行云流水,毫不减慢策马的速度,已穿过甬道,飞驰入城中。

    朝堂上=====

    万安:“于大人,五日之约期限已到,而太子殿下却是渺无音信,这就印证了锦衣卫所传,太子身陨的消息,确凿无误。

    而于大人得到的消息,却是恰得其反,呵呵,于大人,为何还要在这里,纠缠不清呢。”

    于肃忠:“御医说陛下这两日便可转醒,臣实在不知,贵妃娘娘为何要急于一时呢?”

    万贵妃:“于大人,册封新太子,本来就是陛下的旨意,是于大人一直在抗旨不遵,本宫敬重你,与你定下无日期限,现在时限已到,

    现在蒙古贼军也先等部落频频向我大明挑衅,南方水患不断,倭寇在江浙一带肆意抢夺,各地事宜均等待处理。

    我大明不能一日无主,于大人,本宫倒是不明白了,册立新太子之事,你一拖再拖,究竟是何用意呀?”

    于肃忠:“因为册立新太子一事,——”

    没等于肃忠说完,万贵妃打断:“册立新太子之事无须再议,汪直!”

    汪直:“老奴在”

    万贵妃:“宣旨!”

    汪直:“是,朱佑俞听旨——”

    朱佑俞;“儿臣听旨”

    汪直:“奉陛下旨意,封歧惠王朱佑俞为皇太子。”

    宫外传来声音:太子殿下回来了。

    太子朱佑堂大步流星地走进来。

    冬日天色阴沉,大明宫、太极宫,上百座殿宇,都在阴霾里。

    惟他如一轮骄阳,着高冠、按长剑、入殿宇,掀过巨浪狂风,四壁生辉,光彩奕奕,炫目不可逼视。

    他黑瘦若许,却使面部棱角更加分明,腮下青青胡茬,增添刚毅不羁。

    双眸凝聚精锐之气,眸动处灿若星辰,神态自若的往李辅国身上一扫,如施了定身法,汪直便伫立不敢动。

    于肃忠和怀恩看着佑堂,甚是欣慰和激动,看他额头渗出的汗水,想是一路策马奔腾,艰难重重。

    “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