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5章 努力追上变化的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5章 努力追上变化的计划 (第2/3页)

石头上,就会有许多人写下一句“到此一游”,而学府路上有专门的管理,才没人乱涂乱画——小洞天不算哦~

    再提到小洞天的诗集。

    市侩的说一句,印刷出来的诗集,被卖到淮安以外的地方,赚了不少钱……这还是从贾掌柜那里得知的,尤其是长安等地,已经卖断几次。

    从文学角度而言,她不该阻止优秀作品的传播。

    心理难免有些不平衡。

    于是乎,脑子里蹦出一个产业链条来。

    可是工程过于浩大。

    心有余而力不足。

    她想要推“线装书”,方便阅读,方便携带,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肯定是大有好处。

    与此同时,上游产业得跟上,纸质需要改进。

    纸的成本太高,缺点就不说了。

    另外,还需要把活字印刷搞出来,感觉不太难,但是需要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

    改良造纸术,搞出印刷术,再推行线装书,就可以对于“内容”进行挖掘,反正,印刷产品比较低俗,那就来些通俗易懂的东西。

    以上,没实力,没背景,兜不住。

    除非,她是四大家族的嫡系,抑或,她跟皇宫里的老大拜了把子。

    否则,她分分钟会被抓起来扔进——死牢?

    变化因素太多太多。

    思前想后。

    把目标缩小再缩小。

    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得了。

    小洞天两起案子,还没多久,影响总是有几分,暂时不管这个,桃夭那边,桃子茶卖得差不多了,冰糖雪梨膏也卖不了太久,肥皂和香皂倒是发展得不错。

    不得不插一句,蔡戌则非常具有商业眼光。

    在蔡戌则的大力推荐下,他那位东洲的亲戚接手了洗涤皂与香皂的业务,最开始,那位亲戚不是特别乐意,因为桃子茶他是卖给了喜好清淡口味的男子,对于女性客户,他没有兴趣。

    最后,蔡戌则说服了他,分出一条线来,专攻女性市场。

    近来,也有些小商贩跑来进货。

    周沛霖对于这个板块熟练许多,但更喜欢待在“厂房”研究香皂等,皂模又做了些改良,每一块皂,上面都有【桃夭】二字,算是一个品牌了。

    铺子里多是芳草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