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二章、记账500圆 (第2/3页)
,就像是坐在了咸鱼堆里。
“大祥叔,这是菜金,你和姜德久也不是生人,看着给吧。”罗二拿出了一叠钞票,放在了单薄的草席上。
虽然屋里光线不好,但一沓半新不旧的钞票,让沉闷的大祥叔,瞪圆了眼睛,就连一旁的两个帮工,也倒吸口凉气。
什么时候,大使馆经费宽裕了?绿油油的钞票,那可是美金啊。
“呵呵,**部,既然你和姜侄子是熟人,我也不客气了,”大祥叔的话让罗二心里一笑,肥水不流外人田,表面木讷的姜德久,还是有商人的头脑嘛。
大祥叔眯着眼捏起了钞票,手指一搓,就摸出了真伪,数额也明了了,“你放心,价钱还是行价,不会少了你的。”说完,给一旁的两个人递了个眼色,把烟管的火星小心地熄了,插在后腰上,三人出去了。没有问罗二要什么,也不用问,现在是卖方市场,能给你东西就不错了。
很快,外面响起了沉重的脚步声,罗二听的明白,这三个人是从后院搬着什么东西,估计,这个大祥叔有自己的深窖。
起身,罗二穿鞋出了房屋,他实在是受不了里面的味道,要不是给主人一个面子,他早早就跑出去了。
出了房门,罗二在院子里狠狠地吸了几口冷空气,见三个人还在忙活,“大祥叔,我去开车,你们把东西搬到巷口吧。”
这里的小巷,吉普车是进不来的。
二十分钟后,罗二吉普车的车厢里,十几个鼓囊囊的大布袋,还有一个大纸箱,这些就是五百美金换来的。另外,大祥叔白送了一坛杠子酒,那是用玉米酿的,堪比东北烧刀子。
吉普车回到了使馆,在伙房里,地上倒满了土豆白菜萝卜,还有几大捆韭菜,少见的粉条也有不少;纸箱里,一个个暗红的鸡蛋,小心地摆放整齐。几大块猪后腿肉,估计有百十斤,冻得**的。
当然,本地的咸鱼干最多,熏得罗二直捏鼻子。
有菜有肉,一大堆东西,让两个帮工前后忙活起来,整理归类入库,还得好一会。
看着这些肉菜,罗二不甘地撇撇嘴,娘的,这物价比台北还贵,不愧是黑市,黑的可以。
拿过老胡留下的账本,罗二一笔一笔记上了账,既然老胡你不仁,别怪我老罗不义;于是,各类菜肉,还有鸡蛋,逐个标明了价钱,单价照旧,单位还是圆,不过此圆非彼圆,被罗二腹黑地忽视了。
500朝鲜圆,就这么上了食的大账,等老胡回来,有他哭的。
中午,主食米饭,菜就一种,粉条炖猪肉,土豆白菜的一大锅,谁来都是满满一大勺,不够再加,罗二也不去抖什么勺子,很憨厚的样子。
大块的猪肉,明晃晃地堆盛在饭盒里,看着就是口水横流;每一个打饭的人,就连严肃的警卫,看向罗二的眼神,也亲热了不少;你看这新来的厨师,哪象老胡那样,扣扣索索的,恨不得每块肉都要数一下。
老样子,王明山照旧来的很晚,打上饭菜,他也是咦了一声,冲着罗二点点头,不错,炊事兵就是不一样。
只有后勤干部刘大春,吃着饭还在暗暗嘀咕,是不是老胡以前买菜没找对地方。以前,不但要麻烦回国的同志给捎肉菜,有时还要驻军支援,可把刘大春忙的脚不挨地。
现在好了,罗本初来了,自己也轻松了不少。
连续七天,早上鸡蛋馒头加肉粥,中午东北乱炖大米饭,晚上更好,咸鱼肉菜不少,还有烧刀子供应,虽然限量不说,还得花钱,但几个东北的干部,也咧开了嘴。
七天后的中午,当老胡风尘仆仆地赶回来时,午饭已经吃过;他疑惑地发现,使馆里的干部们,脸上也油光了些,对自己也更加客气了。在这里对人客气,那就是有问题了。
不明就里的老胡,和罗二交接了一下,开始了工作;储藏间里,就剩下了小堆的土豆,稀拉的几棵白菜。
罗二也很高兴,要是老胡再不回来,他还得自个掏钱,那哪成。自己厨师的工资待遇,似乎刘大春没提过,他也不在意。
当刘大春同志,爽快地把一千圆菜金,看清了,是朝鲜圆,交到老胡手里的时候,罗二已经跑上了二楼,去找王明山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