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8章 平津烽火(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68章 平津烽火(上) (第2/3页)

多关注机场的质量情况,不能出任何差错。

    民国二十七年七月八日,农历丁丑年丁未月丙申日,小暑过去的第二天。

    随着二十四节气的小暑到来,意味着江淮流域梅雨季节结束,天气趋向炎热,过半个月到了大暑即进入一年里最热的时期。

    这天上午十点半,新二师师部直属部门、直属部队和各旅、团的军官们,奉命从浙西各地赶赴毛良坞,齐聚凤凰山基地礼堂。

    礼堂内气氛压抑,一个个原本生龙活虎的汉子全都失去说话的兴趣,脸上满是苦闷、愤怒还有丝丝焦灼与不安。

    中日在卢沟桥交火的消息已经通过凤凰广播电台的电波传遍大江南北,新二师将校们都清楚地知道,师长吴铭预测的中日全面战争已经打响,今后战事将越打越大,最后燃遍全中国。

    这个时期的中国,随着国共第二次合作,表面上实现了统一,但实际上依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国民素质普遍不高,乡村基本由士绅掌控,中央政府的统治仅到县一级,工业仅限于轻工业而且大多集中在淞沪地区,钢铁和石油工业近似于无。

    反观日本,明治维新后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步入列强行列,国民素质高,工业体系完备,军队战斗力强,极富侵略野心,九一八事变得到东北后日本政府和国民欲壑难填,如今又蓄意挑起卢沟桥事变。

    新二师军官在吴铭潜移默化下,都对日本这个岛国有着清醒的认识。两国之间的巨大差距,让新二师的军官们战意更强,也越发地慎重。

    吴铭带着师部几个头头脑脑走进礼堂,军官们全都刷地站了起来,吴铭二话不说直接来到主席台中央,抬起手朝下面的军官们敬了一个军礼,然后摆动双手让大家坐下。

    吴铭用沉重的声音说道:“现在请参谋处蒋副处长宣布昨晚发生在北平的战事”

    坐到主席台第一排右手边第一位的蒋经国站了起来,带上文件夹,大步走到正前方的话筒前,颤抖的双手打开文件夹,铿锵有力地读道:

    “南京电:七七之夜,约在十一时四十分,日特务机关长松井向我冀察政务委员会打来电话,称其‘本日有帝国军队以中队在卢沟桥附近演习,但在整队时,忽有驻卢沟桥之第二十九军部队向其射击,因而走失士兵一名,并见该士兵被迫进入宛平县城。帝国军官要求率队进城检查。,”

    “我方答曰:‘卢沟桥是中国领土,日本军队事前未得我方同意在该地演习,已违背国际公法,妨害我国主权,走失士兵我方不能负责,日方更不得进城检查,致起误会。惟姑念两国友谊,可等天亮后,令该地军警代为寻觅,如查有日本士兵,即行送还。,”

    “答复后,日方甚为不满,强要派队进城检查,否则将包围宛平县城。冀察委员会电话告知第三十七师冯治安师长和驻卢沟桥的第二一九团吉星文团长,要求严密戒备,准备应战。同时命令吉团长,派官长侦探丰台方面之敌人动态。”

    “凌晨三时半,吉团长电话报告,有日军步兵一营,附山炮四门及机关枪一连,正由丰台向卢沟桥前进,我方已将城防布置妥当。,拂晓五点,日军已在宛平城之东面、东南面及东北面展开合围态势,先要求其外交人员进城,继而要求武官进城,均经我吉团长与王冷斋专员拒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