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解决之道(上) (第2/3页)
进来外,若是吴铭与中央政府翻了脸,前来围剿的国军恐怕也拿这些堡垒和工事没办法吧?
戴笠甚至不无恶意地揣测,吴铭自起家开始,是不是就开始蓄意经营自己的独立小王国了?
这时特务处电讯科科长魏大铭拿着份电报来到炮艇的前甲板,递给戴笠一份加急电文,戴笠看完后签上自己名字交还给魏大铭。魏大铭将电报装入档案袋,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到公文包里,这才好奇地指着跟随在巡逻艇和客轮后的船队,问道:“吴师长,毛良坞到底囤积了多少物资啊?仅仅后面这十多条船恐怕就有三四十吨货物吧?”
“魏先生看走眼了,确切地讲,这一批货物足足有一百一十多吨。”
吴铭坦率地回答:“从常山江分流后,越向芳村溪上游,水位越浅,只有我们从杭州钱江造船厂特制的这种载重四十五吨、吃水很浅的小火轮才可自如通行。为了节约船上的空间,我们使用了一种独创的‘集装箱,技术,先用木料定制成各种大箱子,然后把货物分门别类装好送上船,这样大大节约了船上的空间。而我们采购的燃料,则统一使用钢制油桶进行运输,一来安全,二来这些钢铁制成的油桶可回收另做他用。”
“经过长达数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现在囤积的物资足以⊥我们在外界严密封锁的情况下支撑个两三年没有问题,时间再长就要看敌人的篱笆扎得是否紧,我们有没有办法开辟新的运输和贸易渠道了。”
细细凝听的戴笠待吴铭讲完,在心中略微盘桓了一下,对于吴铭和他的新二师又增添了几分认知和忌惮。
从方方面面的情况看,吴铭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人物,能力很强,善于经营和带兵作战,把浙西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一旦其率部造反,对整个浙赣边境地区甚至浙江、江西、安徽等省都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戴笠得好好掂量一下,有无必要搜罗吴铭的罪证了。没有找到证据还好讲,一切照旧,但若是找到了隐瞒不报是大罪,报上去如果逼反一个实力派将领,自己也没好果子吃,真让人头疼啊
三天后的傍晚,毛良坞,军官小区。
吴铭与家人吃过晚饭,逗弄了儿女一阵,回到房间听汪月涵说肚子里又有了,不由高兴得哈哈大笑,连声说自己枪法准,每次都没有射偏,惹得前来查看究竟的方稚淳娇嗔大发,在吴铭腰上和手臂上接连掐了几把才解气。
哄完两位娇妻,吴铭看看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便春风得意地来到书房拧开收音机,收听中央社的广播新闻。
才听了几分钟,张东宁和叶竹寒联袂而来。
吴铭起身关上广播,给两人泡上茶,坐下后问道:“戴雨农他们有什么动静吗?”
情报头子叶竹寒道:“这几天来,特务处的人探查了毛良坞镇以及我们开放的九座战略仓库以及两个抵押给银行的萤石矿厂,他们显然对于我们严格细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