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二章 不忘初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二章 不忘初心 (第2/3页)

而给他梳头,却是母亲最爱做的事,每天早上,洗漱完毕,端坐镜前,母亲就开始给他认真的梳着头顶一个圆盖冲天小辫儿,前面齐刘海,后面一束小尾巴视作“命根子”,拖在背后,大热天儿,特别容易粘在背上,只穿着小肚兜的后背,也只有两根系绳,从没有隔离开这把小揪揪,让他经常痒得想一通乱抓,真是“痛可忍,痒不耐啊!”

    但这种属于孩童的发型,实在是太好的保护色了,可以让他不动声色地“潜伏”在大人堆里,并不被他们所察觉,他们谈起话来,也不用刻意避着他,真实性大大提高了。正因为如此,倒是让他更愿意总坐在妈妈的怀里,做一个有想法的“摆件”,去收集更多有意思的资讯。

    就算是到了这里,聪儿也没有忘掉,作为“辛吾”的他,那篇自以为相当有见地的论文的内容,就是在香山,和王里一起乘坐索道的那段惊险刺激的旅程里,他悟出了论文的核心论点:

    就象他们所乘坐的那个吊车在索道上运行一样,他所理解的人类社会的系统架构和行为模式,其实就是一个“溜索盒子的叠加态”:

    每个人的命运,就被这四类元素所锁定,无一例外:一是“时间”,就是那个挂着吊箱,单向加速行进的索道;而他们坐的这个箱子,按照空间的三轴来分别定义:X轴Y轴Z轴,就是剩下的三类基本元素,分别代表着人类的最基本行为模式:“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它们分别对应着“名词:人生的需求是什么?”、“动词:人要做什么?”、“形容词:人做这些动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再往下细分:在定义“名词,人生的需求是什么”这一条的X轴上,参照约定俗成、众人口中人人都知道的那几个基本需求,从低到高,分别包括了“衣、食、住、行、用、思”这六大类;而为了满足这六大类需求,人们需要行动,需要通过哪些感官来进行行动呢?这里参考了佛家的“色、深、香、味、触、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