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七章:低调是王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七章:低调是王道 (第2/3页)

    这些报道铺天盖地而来,报道之详细让人们都不由的怀疑爆料人是不是当时就在现场。此外,令民众感到意外的是,一向惯于在媒体上批评中国媒体过分夸大军队战绩的日军,这次也一反常态,非但没有出来反驳。

    甚至于某些日军高级军官还在公开的场合赞叹马铮所部战斗里确实很厉害,是大日本帝国仅有的劲敌,是大日本帝国以及大日本皇军非常尊敬的对手。

    有人欢喜有人忧,在马铮和独七师的大名响彻大江南北的时候,八路军总部以及马铮自己却是有苦自知。

    马铮是何等的聪明,当媒体争相报道此事的事情传回塞北的时候,马铮就闻到了浓浓的阴谋的味道,同时也敏锐地看到了日本人的影子。

    正因为如此,这次大战从开始决定出兵到战斗结束马铮并没有向二战区长官部报告,更没有向武汉行营请示,仅仅只是向八路军总部报备了一下。

    即使是战斗结束后独七师取得辉煌的战果,甚至还全歼了日军骑兵第一旅团,生俘旅团长鹰森孝一少将,马铮也没有向二战区和武汉行营请功,而是选择了沉默。

    马铮很清楚不理解在国民政府心目中的位置是何等的尴尬,要是这次打了胜仗的是中央军,那么怎么报道也不过分。即便是打了胜仗的是杂牌军,甚至是地方军阀部队,那也可以接受。但是偏偏是八路军,这绝对会让武汉方面的那一位不能接受。

    前几次大战独七师已经锋芒毕露了,短短半年多的时间这支部队由区区一百余人的残部发展成为一个齐装满员且拥有正规番号的步兵师,而他本人由一介没有军衔不被承认的步兵营长快速晋升为陆军中将,这样的晋升速度虽然不敢说是绝后,但是肯定是空前了。

    马铮很清楚,即使是自己现在拿下了寺内寿一的脑袋,老蒋也不会将自己的军衔提为上将的,不说自己稀不稀罕国民政府的这个上将军衔,老蒋也不会容忍一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子成为上将,更重要的是这个毛头小子还是延安方面的铁杆支持者。

    更何况独七师一个甲种师的编制也已经大大超出了老蒋的容忍限度,即便是红军改编的时候八路军也仅仅是三个乙种师,而且在具体的番号上老蒋也做了一番手脚。因为这个第八路军原为粤军李济深的部队,1929年3月21日,国民革命军第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