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中国腾飞就能办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中国腾飞就能办到 (第2/3页)

次航天发射11种不同类型航天器?”

    听着美女主播的问话,镜头前的李东秀面容平静,神情淡然,将教授那种高贵儒雅表现的恰到好处,然而在镜头照不到的内心深处,李东秀却是一脸的狰狞恐怖,恨不得这就变身一头洪荒凶兽,把对面的美女主播一把掐住。

    这得脑袋里有多少坑才能问出如此埋人的问题?

    要知道,这件事连美国人都避而不谈,不是不想评论,而是评论了之后不知道自己还没有没有台阶下来。

    因为那意味着不是发射上的成功率和火箭的可靠性那些明眼人都能看到的问题,而是中国腾飞隐于背后那无比强大的航天工业制造能力。

    想当年冷战时期,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访美期间跟美国人说,他们苏联生产运载火箭就跟生产香肠一样简单、高效。

    这当然是吹牛逼,因为事实证明,卫星和运载火箭这类航天产品的复杂程度并不比大型喷气式飞机差多少,也正因为如此,整个航天产品的生产周期都特别的长。

    就拿韩国大宇来说吧,一颗不到200公斤的小型卫星,大宇集团需要超过半年的时间才能制造完成,随后的测试要需要至少2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完成一颗具备发射状态的人造卫星大宇集团需要8个月的时间。

    至于“罗老”号运载火箭更是要达到10个月的周期才能正式下线。

    欧洲能比韩国强一点,其主打的“阿丽亚娜”系列运载火箭需要6个月的时间,卫星则要3个月。

    俄国在前苏联时期效能会高一些,但自打解体后,基本上跟欧洲差不多。

    美国则要比所有人都要强一些,一些快速的运载火箭和卫星能够在一个月内完成生产、制造、测试和发射。

    周期之所以会这么长,主要是因为航天产品的某些特殊性质决定,就比如运载火箭在制造中,由于材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