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90 证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90 证据 (第2/3页)

江南第一孝女,心地如此善良,实在是叫本府感到钦佩不已。

    罢罢罢,正如你所说,民不举官不究,本府也不会额外多事。

    赵夫人,做人要厚道点,不是所有人都会有谢大小姐的善心的,若是你们这次遇上的是别人,你这个讹诈5千两的罪名,足以杖毙了你!你好自为之吧!”

    杭州知府冷冷的对着赵夫人说完,便示意一起来的衙役,可以走人了。

    “等下大人,大人,这赵秋声晕倒在我们村,我怕他万一有什么好歹,只怕赵夫人又要算在我们谢家头上了。

    我想拜托这两几位官差,麻烦他们几个抬着他回去,给他请个大夫,抓几服药,也算是化解我们两家恩怨了。”

    谢文婧拿出一百两银子,询问的看着知府大人。

    “尚武,万三,你们两个去帮助赵秀才,将他送回家,顺便给请个大夫吧!”

    知府扬大人点头答应谢文婧的请求,吩咐两个衙役帮忙送人请大夫。这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而已。

    “是,大人!”尚武跟万三两人中规中矩的答应一声。

    谢文婧见知府答应,便将一百两银子,交给了刚刚答应帮忙的那其中一个衙役。

    谢文婧故意没有把银子交给赵夫人,给两个衙役,请他们帮着请大夫,抓药,剩下的银子,谢文婧估计,他们会自己收了的。

    谢文婧拿出一百两银子,交给衙役,说的是请大夫抓药,化解两家恩怨,真正目的是为了叫村里人安心,赵秋声不会伤重不治而亡的,他们不需要因为打人,因为做伪证而内疚。

    村民们在看到赵秋声晕倒,看到赵夫人飙血的时候,确实有不少人感到内心不安,只能说他们内心极为善良。

    为了保谢家,他们可以打人,也可以做伪证,但若是因此死人,这一辈子心都不会安宁了。

    好在大小姐心地善良,在知府判罪之前,替他们求了情,饶了这一家可恶的母子,还好心的请衙役将他抬回去请大夫,大小姐足以对得起他们这对挨打的母子了,谁叫他们口无遮拦,如此损害大小姐的名誉?还作死的跑去告状?

    杨直文看着谢文婧将银子交给自己的衙役,赞许的点点头:“你们两个抬着这位赵秀才回去,谢大小姐给你们的一百两银子,你们便帮着给请个大夫吧!”

    杨直文看了地上的赵秋声一眼,明显看到他眼珠在动,是他早就醒来,还是根本在装死,自己也不想追究了。

    尽管以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判案经历来看,这李家祠的村民,上上下下很有可能都是在维护谢家。

    但谢家能让这么多人,老老小小的为他们做伪证,只能说明谢家深得人心。

    而且此事,不管是从哪一方面看,都是滴水不漏,赵秋声母子纵然真的挨打,也算是白打。

    原以为这谢家痛恨赵家,打人的时候太不注意方式方法,被赵家母子拿住把柄,自己还白替谢家担心一阵子。

    真没有想到,谢家能将此事处理的如此之妙,实在是叫自己都折服。若是自己遇上这样无理的亲家,纵然气得要揍人,也得趁着天黑,给他套上麻布口袋,打一阵闷棍子,也不会想到如此做法。

    随即,杨直文又自嘲的笑笑,若是自家,也没有这个自信,让一个村的老老小小,男男女女都为自己作证啊!

    只能佩服这个年纪轻轻的谢文婧了,这件事十有**是她一个人安排处理的,自己跟她打过交道,这个千金小姐极为会做事,更会做人。

    就连刚才,自己要判赵秋声母子罪行的时候,谢文婧却是立刻站出来替他们开罪,甚至拿出一百两银子,让自己的衙役抬走赵秋声,请大夫,估计她不仅仅是为了她自己内心有愧,也是怕一个村的人,都内心有愧。如此做法,便可以让一个村的村民更加折服于她。

    村民们刚刚在看到赵秋声晕倒,赵夫人飙血的时候,很多人脸色都表现出愧疚,不过,他们在看到谢文婧拿出银子并替赵家开罪后,脸色明显转为轻松。

    不得不说,这个谢文婧虽然年纪小,却极为会做人,会收拢人心。

    赵夫人原本极为气愤,极为伤痛,但却知道自家被谢家坑的无法说理,挨了毒打还要承谢家的情,若是以前,自己死也要跟他们谢家拼命。

    但儿子现在还是昏迷的,最要紧的还是儿子,于是赵夫人夹起尾巴,灰头土脸的跟着背着自己儿子的衙役,离开李家祠。

    尚武,万三两人轮着背着赵秋声,跟着赵夫人回到荷花村之后,还没有到赵秋声的家,赵秋声就挣扎着醒来,一副不知所以的样子。

    “儿子!你可算醒来了,吓死娘了,大人说我们没有罪了,对了,谢文婧还赔了我们一百两银子,拿来!儿子,娘扶你回家,给你找大夫去!”

    赵夫人一边哭着说着,一边急速的抢夺了万三袖口里面的一百两银票。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万三,跟尚武两人一脸的不可思议,这银子明明是谢大小姐说让先请大夫抓药,剩下的自然算是打赏自己的啊?这女人怎么就敢从自己手里抢银子?

    万三气得恨不得抢回来,却被尚武拦住了:“算了算了,我们既然将人送到,也算交差了,就让他们自己请大夫去吧!我们也不多这个事了。”

    尚武觉得,跟这个不知所谓的女人在这个村子拉拉扯扯,没有好处。

    这个女人说话听着就胀气,若是真不给她银子,替她请来大夫,她一开口,就是什么什么补药,不把这钱花完一定不会罢休,这女人看起来就是极为泼辣的样子。

    连谢大小姐捐助他家看大夫的一百两银子,都被她转眼就说成是赔偿的银子,这样的女人,说实话,自己也想踹她几脚,真特么的不是东西。

    “赵秀才,既然你好了,我们也不多留了,对了,谢大小姐在你晕过去的时候,大发慈悲,捐助了一百两银子,是捐助你请大夫看病的,说是如此也好了结你们两家的恩怨。

    可不是你母亲说的谢家赔偿你的一百两银子,若是真要说起赔偿,你们家自虐讹诈谢家,毁人清誉,证据确凿,才真正应该赔偿。

    亏得是谢家是积善之家,更亏得是谢大小姐是江南第一孝女,换一家,你们敢这么讹诈去?做人也要摸摸你们自己的良心,看看还在?

    我们走!”

    尚武尽管不想跟赵夫人在荷花村拉拉扯扯,但确实也憋着一口气,临走之前,便黑着脸,痛痛快快的吐露出来。

    赵夫人拿着那一百两银票,揪的死紧,很想有志气的将谢文婧给的这一百两银票,砸在这两个衙役头上,痛快的说,老娘不要这贱女人的银子!

    可是,一想到家里的境况,真的不能不要,虽然自己伤势可以不要看大夫,但儿子的伤势,最好还要请大夫看一下,家里有这一百两,还可以给相公多买些补药。

    “多谢两位小哥,娘,我们回家。”

    赵秋声经过这一次挨打事件,心思更加深沉了许多,原来还有如此天衣无缝的颠倒黑白?

    是自己太不懂这些了,没有银子,没有实力,就什么都不是,连真相都不是真相。

    亏得自己装着晕倒,也亏得娘当时喷出血来,那谢文婧才吓住了,没有逼死自家。

    谢文婧,我不会感谢你今天的所谓大发慈悲,若不是你带着人殴打我们一家,我们又怎么会遭此奇耻大辱?

    谢文婧,总有一天,我发誓,一定要百倍千倍的讨回属于我的公道!

    总有一天,我会狠狠的将你们全家踩在脚底,让你们全家生不如死,过着猪狗不如的下贱日子。

    赵秋声尽管内心极度愤恨,但他面对两个衙役,却是一脸的羞愧,还有一脸的感激,他已经能将他的内心情绪内敛起来。

    “呸!斯文败类!还秀才呢!讹诈秀才差不多!”

    万三在离开荷花村后,气得呸了几口唾沫,发泄心里的不满。

    过了两天,赵夫人见自己儿子在学院被人鄙视嘲讽,脸色总是阴郁一片,心里便又气又急。

    儿子的名誉在这次之后,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如此下去,一定会影响儿子读书的心情的啊!

    赵夫人恨极了谢文婧,她便是害儿子的罪魁祸首,儿子如今名誉不好,她却享誉江南第一孝女的名誉,叫自己如何甘心?

    自己儿子不好,你也别想好,赵夫人想到自己在扬州播散的谢文婧勾搭男人的舆论,成功让自己退婚。

    这一次,便再来一次这样的舆论,彻底毁了谢文婧,让她成为江南第一贱女。

    于是,赵夫人开始在荷花村,在法净寺四周,在杭州城里四处播散谢文婧勾引男人的谣言,说的有根有据。

    谣言说谢文婧之前是跟扬州世家定亲的,就是因为她不守妇道,勾搭男人,私相授受,才被男方退婚的。

    播散谣言的第一天,赵夫人见人就口沫横飞的播散如此谣言,杭州的人,少多数不理她。大多数人劝她不要乱说话,会毁了人家千金一辈子。

    赵夫人怎么肯罢休,儿子心情一日阴郁一日,自己能报仇的手段,只有这个,不把她名声搞臭了,自己誓不罢休。

    然而,三四天下来,谢家极李家祠的村民都不断听到杭州百姓过来提醒,说有一个妇人,在杭州城里,到处播散谢大小姐的谣言。

    顿时李家祠的村民,极为后悔,前几天看到那个女人飙血的时候,还感到愧疚的,现在看来,还真是应该吐死那个女人才好。

    谢家人得知此事,也是个个气得要死。

    “文婧,我们前去状告赵家,就告他们家上次讹诈我们家的事,知府该怎么判刑就怎么判刑,这样的人家,死不足惜!可恶至极!”

    连一贯好脾气的谢承玉也发狠了,这个女人,如此诋毁女儿的名誉,可以去死了。

    前几天那个赵夫人带着他儿子到自家口无遮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