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六章 且战且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六章 且战且和 (第2/3页)

便如百姓的心是一样的。”

    梁文燕的话说得委婉,但意思却很明白,她关心慕容予桓只不过是与天下百姓一样关心为民造福的皇帝,并不是关心自己心上的夫君。

    慕容予桓自然也听得明白,虽然方才那股子喜出望外的兴奋心情很受打击,但仍然笑了笑道,“朕不管你是体贴皇上也好,还是体贴夫君也罢,朕只念着这份体贴。朕说过总有一日会得到你的人和心,朕就一定能做到!”

    梁文燕只笑了笑,并不置可否。

    慕容予桓举筷夹起一筷翡翠菜心,道,“其实朕今日也不想吃那些肥甘厚味的菜肴,战事闹得朕头疼上火,正应多吃些素净清淡的饮食才好。”

    梁文燕闻言,接口道,“方才听皇上说边境的局势闹得皇上焦头烂额,不知眼下可有转机?想来朝上许多文臣武将,必会思虑出万全之策。”

    慕容予桓放下了筷子,蹙起眉头叹了口气,道,“哎,今日在朝上,辅政王和沈福广两派唇枪舌剑的争论个不休,可是战是和却始终没个定论。”

    慕容予桓想了想,随后又摇了摇头,道,“其实朕也明白,如今的局势是战不保胜和亦难啊!”

    梁文燕听了,沉吟了一下,道,“皇上,请恕嫔妾多嘴,虽说后宫中人不得干政,但嫔妾亦是大周子民,精忠报国,为国尽忠,无论男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皇上所说的局势,嫔妾也有所耳闻,嫔妾认为……”

    说到这,梁文燕故意顿了顿,抬眼看了看慕容予桓。

    虽说历史上各朝各代皆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然而各朝各代却都有“干政”的“后宫”,而且还“干”得有声有色。远的不说,当朝太后便是一例。先帝在世时,有些政事就总与太后商议,太后也总是能给出一些独道的见解。

    因有太后珠玉在前,慕容予桓倒也不十分介意这种事,听梁文燕似乎有什么建议,便抬了抬手,示意她说下去。

    梁文燕执起酒壶又给慕容予桓斟了一杯酒,然后道,“皇上,如今的情形虽然战有战的道理,和有和的主张,但依嫔妾愚见,战与和都不是上策。战,是凭着一腔意气,拼尽国家兵力去背水一战;和,是忍着满腹怨气,枉顾大周尊严去摇尾乞怜,都非良策。”

    这话确实说出了当今情势的真实状况,也说出了慕容予桓的左右为难,慕容予桓点点头,道,“燕儿,你说的对,正因如此朕才为难。可是,是战是和朕总要选一个才是,总不能既不战也不和,那岂非等同于束手待毙?”

    梁文燕却摇了摇头,道,“皇上,依嫔妾之见,此时应且战且和!”

    慕容予桓闻言一怔,皱了皱眉,问道,“如何且战且和?你且说来。”

    梁文燕举杯浅酌了一下,缓缓的道,“皇上,嫔妾一介女流,不懂什么军国大事,嫔妾幼时便是个顽劣的孩子,时常与邻舍家的孩子们打闹。记得那时,有两个孩子经常合起来欺负嫔妾,于是嫔妾就想了个办法,偷拿了其中一个孩子的心**物儿,悄悄放在另一个孩子身上,果然令她二人起了争执猜疑。后来,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